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12/18
孩子最讨厌的6件事 最好别做!
导读:每位父母都希望能把孩子教育的乖巧懂事、出类拔萃,但毕竟我们没有学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所以,想要一切做到尽善尽美并非易事,有可能你不经意间的一些行为,已经让孩子产生了厌恶感。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每位父母都希望能把孩子教育的乖巧懂事、出类拔萃,但毕竟我们没有学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所以,想要一切做到尽善尽美并非易事,有可能你不经意间的一些行为,已经让孩子产生了厌恶感。
一、不守承诺、撒谎
“听话就给你买蛋糕吃”、“下次带你出去玩”、“把作业写完就给你买玩具”……
有多少家长给过孩子这样的承诺,却没有去兑现?为什么这些承诺这么随意的就说出口?就因为孩子还小,不值得被重视吗?
但在小么看来,正是因为孩子小,才更应该给孩子树立起遵守承诺的榜样,因为你的行为就是孩子手中的画笔啊!
一个失信的家长,不仅失去了在孩子心中的威严,还影响了孩子的性格成长。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孩子养成轻率、言而无信的坏习惯。
所以,请不要轻易向孩子许诺,不要为了达到眼前的目的,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请认真想一想这个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请认真地兑现你的承诺。
二、暴躁、易怒
孩子打碎一个杯子,你立马吼道:“怎么这么笨?一个杯子都拿不住!”
孩子让你讲故事,你没好气地说:“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
孩子拉着让你买玩具,你当即发飙:“跟你说了多少遍,出来不买玩具,怎么就是不听?”
说真的,有时候不是当妈的太暴躁,而是情绪难自控啊!尤其是当你忙活成狗,孩子却在一旁恶作剧的时候,那心情犹如千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
吼也吼了,骂也骂了,他麻溜地躲一边去换你一时清净,可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停止行为,但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人无完人,谁都有克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如果真的不小心冲孩子发了火,最好向他解释清楚,他到底错在哪,该怎么做。可能的话,在发飙之前最好提前预警:“我快忍不住发火了,你赶快……”、“我今天心情不好,请你别……”
三、父母间的争吵
很多父母认为,大人之间的争吵与孩子无关,可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一言一行早已被孩子的眼睛记录了下来。
一个争吵不断、动手动脚的家庭,气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种长时间的压抑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变成一个粗暴、孤独、偏执的儿童。
所以,无论对你的配偶有多生气,请在避开孩子的场合下争吵。同时也要谨记,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四、包办孩子的一切
我们常常把“我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无私。比如“沙子太脏了不许玩”、“学钢琴能培养你的气质”、“上补习班能提高你的成绩 ”……
多少家长打着爱护孩子的旗帜,干着限制他自由的事儿。很可惜,孩子对你的无微不至并不领情,甚至厌恶至极。因为从一开始,你就以过来人的身份自居包办一切,从未把孩子放在平等的身份去征求他的意见 。
要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去积累经验的。过分的干涉会遏止孩子的创造性,使他变得胆小怯懦。所以,请试着尊重孩子的意愿吧,没有哪个孩子会不愿意在未知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五、不尊重孩子隐私
“我家孩子啊,到4岁还离不开奶嘴呢”、“我闺女5岁了还尿床”、“我儿子有时候非要穿裙子”……
有时候家长聚集在一起,总是会忍不住拿孩子的糗事作为谈资,说完还哈哈大笑,似乎觉得揭短是一件很逗趣的事。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大人,他们那颗小小的易碎的心,经受不起这种伤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领域,即便是父母也不能随意侵犯。当着外人的面揭他的短,你失去的将是他对你的信任和好感,他也不会再是那个贴心的小宝贝,无论快乐和悲伤都不再一如既往地和你分享。
六、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培训班,我们也该报一个”、“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邻居家女儿钢琴比赛都拿奖了”,有一种伤害,叫“别人家的孩子……”
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他们步步为营,不计成本的投资孩子,在教育攀比的怪圈里深陷而无法自拔。可是这些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没有孩子愿意被父母拿来跟别人比较,试想下,你的老板老是拿你和别的同事比较,你的老婆或老公总是拿你跟别人家的老公老婆比较,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一种愤恨的感觉?
教育的初衷是发掘孩子潜能,引导孩子的优势,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结果,攀比成绩。强迫孩子学习他并不感兴趣的特长,不仅占用了他大量的休息时间,还破坏了他成长的乐趣。
小么说说:人心总是贪婪的,想当年他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咱们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希望他能健康、快乐的长大。如今看着他健健康康的,却又开始不满足,想要更多的虚荣来满足自己。
没有完美的父母,更没有完美的孩子。育人即育己,真正的教育,是和孩子共同成长,不断地充实和修正自己,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