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像吴尊这样“用孩子”,孩子想不成才都难

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11/13

像吴尊这样“用孩子”,孩子想不成才都难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已经播出了很多期,里面的孩子都各有特色,爸爸们对待孩子的方法也各有亮点。

  其中,一人扛俩娃的吴尊,就有一个亮点让我不得不说——他很会“使用”孩子。

  有一期节目,他们被安排去玉米地摘玉米。

  工作量很大,玉米也并不好摘,以孩子的力道没办法胜任。

  然而这对吴尊来说根本不是事儿。

  他并没有把孩子晾在一边休息玩耍,也没让他们徒劳地去拔玉米继而受挫,而是很快就做好了分工:力气最大的他摘玉米,小儿子Max接棒,再传递给姐姐Neinei放入筐中。

  一项体力活,被安排成了一场接力赛和一条流水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工种,每个人都很重要,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看孩子的表现就知道吴尊安排得好不好了。

  从头至尾两个孩子都很努力地和爸爸一起工作,没喊辛苦,也没说放弃。

  吴尊问孩子,辛不辛苦?

  Neinei先说辛苦,继而兴奋地说,but it’s fun!(但是很好玩!)

  这里的好玩,除了协作的乐趣,也有被信任和胜任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还有一次,Max因为呕吐,没和孩子们一起活动,而是跟着爸爸们一起去搭帐篷。

  Max对爸爸说,你需要我帮你吗?

  吴尊说,当然了,我要你帮我。(而不是说,小孩子一边去玩,你帮不了我。)

  然后,尽量帮Max找他力所能及的活让他来帮忙。

  Max非常开心。

  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被需要的,是可以为别人带来帮助的。

  也正是因为吴尊懂得“用”孩子,所以Neinei很暖心,在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伸出援手,只要可以办到的,就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而自己做不到的,也会明确告诉对方说这个我不行。

  -2-

  我做饭的时候,经常指使闲着的小白糖干东干西。

  一会儿让她帮忙洗菜,一会儿让她帮忙削皮,一会儿让她帮忙放盐倒油,一会儿又让她来搅拌蛋液……

  小白糖忙得不亦乐乎,偶尔空下来还主动过来问:“还有什么要我帮忙呢?”

  洋洋得意的她还自诩为“帮忙小能手”。

  而我,也乐得一边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一边看着小家伙体验生活,并获得被人需要的成就感。

  一顿饭做出来,我就会问她,这是谁做的饭呢?

  小白糖会笑眯眯地说,我和你!

  小白糖喜欢玩水,也喜欢玩泡泡。于是,洗手池脏了的时候,我就给她一把刷子,告诉她如何把水池刷得亮晶晶。

  然后我就放心地离开了,剩下她小小一只,站在稳固的垫脚凳上,奋力地刷着洗手池。

  不一会儿,水池就被刷得亮闪闪的,而她极其开心地拉我去看。

  我自然是盛赞一番,感谢她会为我们家做家务,为家庭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一次水池又脏了,我故伎重演,提供好工具,小白糖又屁颠屁颠地刷水池去了。

  这件事既好玩,又充满成就感,何乐而不为?

  -3-

  经常被父母“使用”,并且“使用等当”的孩子,从一次次“使用”中,收获的是成就感、责任感、价值感、安全感,以及自信和自尊。

  他们会发现,原来我可以胜任很多很多事情,所以我不会害怕生活中的困难。

  他们会知道,原来生活中有很多责任需要承担,而我也承担得起。

  他们会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和其他人紧密联结的,是充满安全感的。

  他们更容易拥有自信和自尊,在今后的生活中以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一切。

  特蕾莎修女曾说,世界上最大的贫穷,是不被需要和没有爱。

  付出带来的快乐,远大于索取。

  我们已经懂得给孩子很多爱,但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需要。

  如果父母事事包办,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千叮咛万嘱咐,一万个不放心。那么,就相当于我们永远在孩子耳边说着“你不行”三个字。

  孩子向上的生命能量,孩子向外扩张的努力和尝试,孩子对自我的肯定和追求,都会因为这永远在耳畔重复的“你不行”三个字,而减弱甚至消失。

  当孩子想为我们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们总是说,不用了,你去把学习搞好就好。那也相当于在对孩子说“我不需要你”这几个字。

  不被需要的孤独和受挫,得不到联结的郁闷和苦闷,也会将孩子的责任感和价值感都消磨殆尽。

  我们无法陪伴孩子一辈子,终究要目送着孩子的背影远离,希望到时候,我们不是那对需要半夜起来视频直播“番茄炒蛋”的父母。

  明知这个视频的内容,可看完还是泪奔

  因为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早就应该放手让孩子学会了,而且还要“使用”他来做几顿饭给全家人吃,一起享受孩子的劳动成果,给孩子充分的成就感才行。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