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11/3
为啥孩子认字容易忘?终于找到原因。
故事
昨天,听到小区一位妈妈抱怨:“我家孩子笨死了,一个汉字昨天才抄的,今天就不记得了!如何逼问也回答不出来,气死我了。我都不想教他认字了……”
我看看她身边的孩子,大眼睛囧囧有神,一看就不是脑袋木讷的孩子。
“会不会是方法不对呀?”
“不会吧?一个字我让他抄10遍的!”
……
▷为什么一个字连续抄10遍效果差?
幼儿说提醒,这里说的10遍其实不是指具体的次数,而是连续不间断地抄写同一个汉字,一个汉字即使抄写一页也是差不多的效果。为什么会这样?
下面这个情景你大概不会陌生:
小潘是一年级的孩子,某天的作业是抄写汉字“多”,要抄写一页。妈妈为了避免孩子分心,清理了书桌旁边的所有玩具,还让家人不要大声说话。因为刚学字,小潘虽然写得很慢,但是一开始也是写得很认真。没多久,妈妈发现了异样:虽然孩子的手在动,但是眼睛却不是盯在作业本上,而是盯着前面不远处绘本上的漫画图。孩子抄着抄着变成了“自动模式”,不经大脑、不经思考,可以一边抄一边想象着漫画图上小灰熊和狐狸在吵架!
我小时候有个同学更绝了,老师让抄“大”字,他先往作业本的所有田字格里面填满所有的“一”(笔画横),接着再从头到尾加上“丿”(笔画撇),最后统一加上“乀”(笔画捺),速度飞快,常常让我们这些小朋友羡慕。不过他总被老师批评“字认得他,他不认得字”。我差一点就学了,不是因为我当时就知道那样做不对,而是因为我讨厌他嘴巴总挂着一根鼻涕,感觉如果学他就成了他那样的人,所以最终没学。
值得一提的是,像上面“鼻涕娃”拆分笔画抄写非常不好,比连续重复某个汉字的效果更差,因为孩子是在“划”,而不是在“写”,不利于孩子记住一个汉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想要学习并记住也会更难了。
▷心理学研究找到依据
2006年,心理学家纳特。科内尔和同事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人员找来一群学美术的孩子,通过大屏幕让孩子观看一张张画作,辨认不同画家的绘画风格。这群孩子被特意分成了两组:
第一组:连续观看同一位画家的画作,看完一位画家的,再看另一位画家的;
第二组:不同画家的画作混着看,比如这张画作是这位画家的,下一张便是另外一位画家的。
接着,找出孩子们没看过的画给孩子们判断出自哪位画家之手,结果第一组的正确率有50%,而第二组的正确率提到到了65%。
仅仅是轻微的调整,就能提高了孩子的记忆效率。
▷分析背后的心理
“混”着来,而不是单一地重复,能打破单一重复的机械效应,使得孩子的大脑不得不一再做出调整,不仅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还能增强记忆的效果。如同孩子抄写汉字“多”,“多多多……”一直多下去,会慢慢变成了不用注意力不用特意思考的简单重复,如果换成了“多少大小山人天多少大小山人天……”孩子就不会轻易放松,而是注意力更集中,一分神就错,并且每一次不同的字还能提醒孩子不断记忆,孩子更趋向于一边抄一边念,最终达到了最高效的认字效果。
这就好比往墙上贴字还是刻字。
涂上胶水往墙上一贴,很轻松,贴着贴着即使分神也能贴,没多久就贴完一面墙;“混”着练字,就好比往墙上刻字,每刻一笔就要看看刻的深度和方向对不对,还要斟酌间距,不仅速度慢,还很痛苦,这有点像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越痛苦,学习效果越好。你抄10遍,相当于人家抄100遍了。
所以,孩子正确的练字方法不应该这样:
而是应该这样:
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