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12/7
1
上周,有个朋友家的女儿举办生日宴,我便带着CC去了。
没想到,一场生日宴,令我过了一个五味杂陈的周末。
宴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小寿星好似鼓起勇气般当着众人大声质问:妈妈,今天下午你可以带我去练琴吗?
眸子里是一幅拒绝我,我就让你下不来台的坚决。
果然,她收到的回复是:妈妈下午有事,让阿姨陪你去吧。
哼,你哪天没事?妈妈,你干嘛要生我,你为什么不直接养条狗?
安静的空气里冷冷的回荡着这句话,在场的人都很尴尬。
到底还是个9岁的孩子,发泄完脾气,扭头依然跟阿姨去上课了。
但可想而知,妈妈不能淡定了。
她自然是委屈。
在布置精致的宴会厅,妈妈还是说了那句诚意满满的话说:我这么拼,还不是为了她?
是啊,从小就给她找最高级的育儿嫂、最可靠的保姆、最贵的课外班。
如果拆开来看,孩子成长阶段的每一个板块,得到的照顾和教育都是最优质的。
但是孩子并没有妈妈想象中那样“感恩戴德”,甚至有些“不知好歹”。
2
企业管理上有句名言,把专业的事情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才能让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而今养一个孩子,也像极了这种企业管理模式。
把生孩子后的屎尿屁奶,交给更专业的“育儿嫂”;
把陪孩子最重要头三年的大把时间交给更专业的“早教机构”;
把英语启蒙交给更专业的“英语培训班”;
把作业辅导交给更专业“课外班”。
为了图个省心和安心,我们宁愿花更多的钱。
嗯,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金钱和时间,可以算是很称职的父母了吧?
但却忘了,养一个孩子不是管理一个企业,也不是完成一件作品,她是有血、有肉、有情感,跟你紧紧相连的一条血脉。
当你把伺候屎尿屁奶的工作全部假手于保姆时,你失去的是孩子对妈妈安全感的依恋。
当你把英语启蒙全部外包给培训机构时,你错过的是与孩子交流的每个瞬间。
当你把作业辅导全部外包给课外班时,你失去的是锻炼孩子学习能力的机会。
我家附近有个培训机构,每天晚上带CC遛弯都能看到很多父母把一、二年级的小豆丁们送来辅导功课,或者3岁以下的小宝宝送过来英语启蒙。
怎么说呢?
如果是确实没有基础的父母,想给孩子提供“自己做不了的启蒙和辅导”,那自然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更多的父母,其实也是高校毕业,却花着高价钱、花着大把的时间,让孩子接受着非常基础的辅导。
宁愿白白浪费两个小时的时间等在课外班门外刷手机,也不愿亲自辅导孩子。
这个时候,金钱的付出,更像是为了减轻自身的焦虑,以及,掩盖自己的不作为——我不是没给孩子付出啊,我花了大把的钱,还搭上了自己大把的时间。
看上去,我们煞费苦心的给了孩子最好的东西,却恰恰丢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
3
美国有个社会学家ArlieRusselHochschild,他写过一本书《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外包,便捷背后的破坏》。
这本书里指出,家庭是人类抵制商业化的最后一个堡垒。
在家庭里,人是为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做事情,家庭成员一起完成某些事,才是最好的家庭“维稳”政策。
一旦一个家庭没有了这个过程,那么家庭就只剩一个空壳,名存实亡了。
当家庭这个堡垒也被市场瓦解后,当我们把诸多的生活内容(家务给保姆、做饭靠厨师、带孩子靠家庭老师),甚至私人感情(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都外包给外人来打理时,我们便不再是生活的主角。
我们在减轻自身负担的同时,也弱化了亲子间的情感沟通。
更何况,以目前的市场看,外包出去的部分就真的那么高质量吗?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报道,一年2万多的早教机构,部分早教老师的薪资和学历却极低;
也有很多人吐槽,高中同学里学习最差的去当小学老师了;
还有中年大妈们相互打气,老实本分又有好学精神的,就努力去当育儿嫂和金牌保姆吧。
于是评论里出现了这样一句扎心的话:中产阶级子女,花高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话,肯定是过激了。
学历不代表专业,而且,术业有专攻,对于某些非常专业的领域,托付给更专业的人,是必然的选择。
比如,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的父母肯定教不了娃钢琴这谁都知道;
再比如,你高考数学成绩再好,可能却没有当年数学成绩最差、现如今在做小学老师的同学教学经验丰富。
但问题是,在母婴教育这个广袤的市场里,很多早教/课外班,尤其是3岁以前的,并没有那么 “高精尖”。
而且真正接触到的老师,也未必如你想的那么专业,你拿大把的金钱换来的,并不一定是你想得到的。
4
成人的世界里总忍不住找捷径,甚至愿意为此支付更多的金钱。
但很多时候,随着你流失的金钱一起溜走的,还有做父母的责任。
把孩子交给别人的时间越多,换来的只有更忙碌的生活,更不安的内心,以及更疏远的亲子关系。
其实,养孩子最正确、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亲力亲为,用你的能量去爱他、陪他。
话说起来轻巧,我也明白很多妈妈,尤其是上班族妈妈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也没有那么长的陪伴时间,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老人、保姆、早教中心和课外班。
我个人也并不提倡自我牺牲式的养孩子。
但吃喝拉撒、生活关照都可以外包,唯独孩子的精神世界不能,家庭教育不能。
那么,哪些是我们一定要自己参与,不能假手于人的?
爱和安全感
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父母之爱,不管是保姆、还是爷爷奶奶。
孩子最依赖的应该是父母。
血浓于水的优势就在于,即便我们没有时间上的优势,只要我们的陪伴用心、高效,孩子最亲的依然是爸爸妈妈。
教养和品行
早教或任何其他教育,可以开发的技能非常之多。
但是最关键的教养和品行,是只有父母能做到的。
骄横如何收敛,善良如何有底线?规矩怎么立,破了怎么管?
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除了父母,没有别人愿意插手,就连最爱娃的爷爷奶奶也会忍不住放水,更何况不相干的外人?
阅读和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一定是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的。
一周1-2个小时的培训班,教得了孩子所有的技巧,却教不了孩子学习习惯。
可以量化的东西,我们假手于人的时候都可以有明确的标准,但那些无形的软实力呢?
又偏偏唯有这些无形的东西,对孩子的影响才最为深远。
“外包”只能一定意义上成为带孩子路上的拐杖,但绝不能成为孩子养育的主导者,父母才是孩子成人路上的双脚。
C妈说
养一个孩子,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还烧钱。
谁说过当父母容易了?
如果下班回家就想着刷剧、放松、葛优瘫,就想着自己闷头狂奔路上魔挡杀魔佛挡杀佛,就像开篇那位小寿星的话:也许养条狗更适合你。
如果没有这些实打实的真心付出,怎么感受被一个脆弱的生命依赖是何等的幸福?
如何见证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迈步的是何等神奇?
怎么拥有属于亲子之间那种打不走、骂不跑的亲密和信任?
又如何领悟,从一个五谷不勤的女孩,变为一个无所不能的母亲是多么令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