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搜狐母婴 时间:2017-4-6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不穿纸尿裤?出现什么信号宝宝可以不穿纸尿裤?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甩掉纸尿裤,换上可爱的小内内,自己如厕呢?
宝宝发育过程中,如厕训练是宝宝迈向独立、自我满足并且开始有自觉意识的重要一步。宝爸妈们既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大力参与来帮助宝宝完成这一重要工程。
不当如厕训练有危害
训练宝宝如厕需要根据宝宝正常的自然发育规律来进行。
宝宝进行由大脑控制的自主排便,需要在神经肌肉发育趋于成熟、具备一定认知能力,而且心理上准备好的时候开始,提早开始训练反而会导致宝宝生理不适应和心理困惑。
传统把便行为破坏孩子自我隐私感的建立。传统把便行为,和正确的如厕训练不同,不顾及宝宝的意愿,也不尊重和引导宝宝,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的把便,随意把宝宝外生殖器外露,甚至引来成人的过分关注和谈论,完全不注意保护孩子隐私,影响孩子身心发育。
到幼儿园时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隐私感时,就需要花费更大精力。
在婴儿期把便,不利于宝宝髋关节的发育,甚至脊柱发育也受到不良影响。有的孩子过早进行如厕训练或不当把便与长大后的功能性便秘和大便失禁有一定关联。
什么时间开始如厕训练
如厕训练开始的时间有明显的文化、种族和家庭计划的差异,但要避免在一岁前开始如厕训练。
一般而言,孩子在一岁半到两岁左右时就可以开始学习自己上厕所了,但孩子年龄更大些时训练如厕会更加容易些,爸爸妈妈们需要摒弃拔苗助长、希望速成的心态,让孩子顺其自然慢慢适应,等孩子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后在进行如厕训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孩子还没有做好准备,过早进行相关训练反而会事与愿违,切莫操之过急。
出现7个信号 可以自己如厕啦
成功训练宝宝自主如厕的秘诀在于“时机”和“耐性”。
虽说大部分孩子在一岁半到两岁左右开始如厕训练,但孩子发育程度有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可能一岁半就对自己上厕所感兴趣了,有的孩子可能要等到两岁半,所以并不一定要绝对按照这个时间,不用纠结于具体哪个时间,更重要的是要遵从孩子自己的情况,当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的时候开始如厕训练。
通过以下几点判断你的宝贝是否准备好:
1.表现出对马桶、坐便器或穿内裤感兴趣;
2.能听懂你的指令并乖乖的照做;
3.想上厕所时,能用语言、面部表情或其他姿势来表达;
4.膀胱功能进步,能保持两小时以上屁屁干爽;
5.在尿布上尿湿或便便后会抱怨不舒服;
6.已经学会拉下裤子和提起裤子;
7.能在坐便器上坐下和站起来。
如果孩子能做到上述大部分内容,那么你的孩子已经做好了如厕训练的准备。
如果大部分都没有做到,那么稍安勿躁,特别是如果近期有一些重大事件,如生病、搬家或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到来等,更要先耐心等待。
一旦孩子做好准备,爸爸妈妈们就要保持轻松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条不紊地开始训练。
如厕训练有方法
灌输如厕概念:
开始如厕训练首先要把上厕所的概念灌输给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言传身教,同性大人上厕所的时候带上小宝吧,边做边解释或让宝宝观摩家庭其他成员如何使用马桶。
接触熟悉坐便器:
把坐便器放置在卫生间里,开始时也可放在平时宝宝经常呆的地方。
鼓励宝宝试着坐坐看(开始时穿不穿纸尿裤、脱不脱衣服都可以)。
即使他(她)只是坐在马桶上,也要不断表扬他(她)在不断尝试。
如果宝宝对坐便器或马桶很抵触,或一时掌握不好用法,那么不要强迫,过段时间再尝试。
脱掉尿布用坐便器:
当孩子习惯并很乐意坐在坐便器上之后,就可以试着给他取下尿布坐在坐便器上方便,但要确认宝宝的双脚舒适并且牢固地放在地上或脚踩凳上。
为了促进宝宝更好地适用坐便器,让他(她)在没有包尿布的时候多在坐便器周围玩耍,提醒宝宝在想便便的时候用坐便器。
每天定时尝试:
让他(她)在一天内的几个时段试试自己在坐便器或马桶上坐个几分钟,从每天蹲一次增加到每天几次,让坐便器称为孩子生活中的习惯。
观察并迅速回应上厕所的信号:
宝宝有便意时通常会有一些“专属”的信号,如咧嘴、打抖、蹲下或触摸下体,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信号,立即带他(她)去厕所。
拉拉裤代替纸尿布:
当宝宝经过几个星期或更长时间学会在坐便器上解便后,可以把尿布换成训练裤(拉拉裤),拉拉裤最大特点是可以像小内裤一样脱下穿上,腰部弹性设计可以防止渗漏和滑脱,是宝宝如厕训练的好帮手。
为了让孩子感受这一大“进步”,可以带宝宝去选购拉拉裤,教会孩子穿脱拉拉裤,避免背带裤、腰带、紧身连体衣裤等不方便穿脱的衣物。
等宝宝适应穿脱拉拉裤顺利如厕后,平稳过渡美美地穿小内裤就指日可待了。
如厕训练过程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和陪伴,有进步时给予鼓励,而不是呵斥、负面评价,更不是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要让整个训练过程积极、自然、自愿,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通常如厕训练完成的平均年龄为两岁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