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

作者:何雪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22

  传统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

  在今天,传统教育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似乎也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记忆,如今的孩子奔波于各种兴趣班的学习,却很少有孩子会了解到国学方面的知识,曾经耳熟能详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孝经》等启蒙读物,也许现在的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曾听说过。

  家长们觉得这些传统的启蒙读物没有存在的现实意义,与其让孩子浪费宝贵的时间来看这些启蒙读物,还不如让孩子多报个兴趣班。

  可是这些启蒙读物真的不值得现在的孩子读吗?它们真的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会有作用吗?

  我们在否定这些传统启蒙读物,否定传统教育的之前,是否曾经静心地看过这些书籍?

  在今天这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我们忙着接受新的知识,哪有空再去了解传统的启蒙读物?况且我们小时候也没看过这些书,也没见有什么影响啊。很多人心中也许会这么回答。更何况,传统教育有什么好的,提起传统教育,满脑子都是坏印象。

  是的,提起传统教育,我们脑海里的印象:是爱好广征博引炫耀自己学问渊博的掉书袋、是腐儒愚昧的学究、是一心只读圣学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

  提起传统教育,我们脑海里出现的是八股文,是范进这般无数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悲剧性人物。

  这一切可以看出我们对传统教育真的没有好感,与此同时,我们对于传统教育下的启蒙读物自然没什么好感。

  然而传统教育真的有这么糟糕吗?其实不然。

  在传统教育之下, 出现了改革家王安石之类的伟人,出现了文天祥、孟子这般的高洁之士,出现了像张居正、曾国藩之类的经天纬地之才!

  纵观中国历史,青史留名中有多少是饱读诗书之士?有多少是读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孝经》的启蒙读物一步步成才的?没见他们被毒害啊?

  当然传统教育也有其不足之处,掉书袋、学究、书呆子、伪君子也不少见,所以古代才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在当时,这些类型的读书人也是不被提倡的。这些人的出现完全不能归咎与传统教育。无论在哪种教育之下,都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与教育初衷相背离的情况。哪怕是当今的教育体制下,类似的读书人也不少。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全盘否认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二三岁至十四五岁的孩童,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记忆力强,所学即印,耳濡目染,先入为主,潜移默化,陶冶心性,开启智慧,蒙以养生。

  可见当时的传统启蒙读物是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陶冶心性,开启智慧,蒙以养生的作用的。

  而潜移默化中陶冶孩子的心性、开发孩子的智力也是当今社会家长早教的目的。所以传统的启蒙读物哪怕在当今社会也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