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8/1/11

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12岁天一向兰海提问的过程简直可以说是戏剧性的反转。

  最开始这简直是“幸福的烦恼”——被很多女生追求怎么办?

  之后急转直下,变成为他在拒绝了这些女生之后,成为了她们在网络上(微信)、其它公开场合(操场)被群体性攻击的对象……

  兰海给天一的回答,也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个层次:

  一、你要尊重所有热爱你的人,喜欢你的人,那是她们的权利。

  尊重她们的隐私,比如不把她们的名字公之于众。

  这一点上天一做得非常好,他回答问题有礼有节,语言谈吐用词斟酌,一看就是家教良好、非常会照顾他人感受的男孩。

  面对这些女孩群体性的、在微信上、在公共空间公然挑衅、捏造谣言等行为,天一都选择了退让、不澄清、不纠缠。

  他还去跟妈妈商讨过,妈妈的回复是:你不要理她们,过一段时间事情就过去了。

  天一说: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于是这件事转入了兰海说的第二个层次:

  二、她们没有肆意污蔑你的权利,你要学会保护你自己。

  如何保护自己呢?兰海给出了两个步骤:

  1、当事态发展到歪曲事实的程度,你需要让大家知道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比如发表一个声明。

  2、如果出现被人围攻的行为,你需要勇敢地向父母、向老师、向他人求助,必要的时候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做到以上所有的基础,兰海说,最重要的一点是:

  你需要表达你的态度,需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一点为什么最重要呢?

  回到这个事件的最开始,当女生们开始在网络上、公共场所,有零星的攻击行为,天一都选择了沉默。

  在发动攻击的人们眼里,沉默就是一种默许。

  于是形势就迅速恶化了。

  天一在询问过妈妈之后选择继续沉默。

  形势并没有好转,继续发酵、愈演愈烈。

  这让我想起马丁·路德·金的那句名言——

  “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天一为什么在最开始就选择沉默?

  从他跟兰海的这句问答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兰海:“你跟别的同学出现类似的情况时,你是不是也会忍让?”

  天一:“会。我感觉我的性格跟我们同龄人相比,我的性格算是比较好的。”

  兰海:“什么叫做好的性格?”

  天一:“就是比其他人更宽容、更包容吧。”

  每个人都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质和天性。

  有的人温和,有的人热烈;

  有的人活泼,有的人沉静;

  有的人宽容隐忍,有的人敢于争取。

  实际上没有哪一种性格特质,可以说就是“最好”的。

  每个人都复杂全面,不能用单一维度衡量。

  那为什么天一会认为“宽容、包容”就是性格好最重要的标志?

  这是因为,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受周围人的影响。

  当爸爸妈妈,亲朋好友,老师同学,都在大力表扬“隐忍退让是美德”的环境里,

  当每一次“谦让”;

  每一次“隐忍”;

  每一次“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行为一次次被周围环境表彰……

  孩子会越来越努力地,

  把自己塑造成符合环境期许的那个样子。

  这甚至不是天一周围的家庭环境或学校环境造成的,

  我们绵延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其实塑造了更大的社会环境。

  老一辈常常提到的“以和为贵”,出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

  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传承,仿佛也一直在告诉我们:捍卫自身权利、寸土必争、直面冲突的这些人们——他们好像不够“大度”,缺乏“风度”,甚至被斥为“小气”、“锱铢必较”。

  俗语谆谆教诲大家:“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主流审美中,仿佛只有不争不抢、最好不言不语,才是真正的“君子风度”。——所谓的“忍耐是宽容、退让是大度”

  

  整个社会都在强调,面临争端时,沉默退让是美德。

  包括我自己,在过去四十多年的生命中,也一直厌恶冲突,回避争端。

  直到今天,借着写这篇文章的机会,我开始认真思考起“容忍”与“宽容”的区别。

  它们看起来相似,很容易混淆。但却截然不同。

  

  在我的理解里,

  “容忍”意味着:在冲突中向后撤退,把空间或权利让渡给对方。但内心痛苦不甘,重要的标志是没有明确的底线。

  “宽容”意味着:在面对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行为时,虽然不同意对方的做法,但真正理解对方这样做的原由。内心平静安详,重要的标志是:理解懂得对方,但不轻易牺牲自我的底线。

  好啦,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这中间的区别:

  “宽容”是一种主动行为,有明显界限。

  “容忍”是一种被动行为,没有明显界限。

  

  这就是兰海对天一说的:

  “这是两个不同的界限。”

  “你要学会保护你自己,首先你需要有你的界限。”

  “界限”把我们跟世界上的其他人隔离开,它是保护我们不受他人任意侵入“自我领地”的屏障。

  

  当孩子的玩具未经允许,就随意送人时,孩子会哇哇大哭,这是他的物权领地受到了侵害;

  当大人不征得孩子同意,就任意把孩子送去课外班,孩子即使表面不说内心也是愤懑的,这是他的选择权领地受到了侵害;

  前阵子某些幼儿园爆出的虐童事件,有多少幼童在长时期内遭受这样的对待却不发一言,除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之外。

  无不因为,他们并不知道“界限”在哪里——哪里可以被陌生人碰触哪里不行。

  

  人必须先建立“界限”,才能学会保护自己。

  前阵子留日学生“江歌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反盈天,我一位心理学专业的盆友就有这样一段直言:

  “很多家长疾呼要教会孩子善良得有底线。这些振臂高呼的家长回过头来在家庭里面,在亲子关系里中又毫无底线,不懂得放手,充斥着对孩子的控制,把孩子牢牢攥在手中。孩子习惯了你的控制,习惯了牺牲自己满足你,孩子出去了和别人又能有什么底线?”

  

  所以兰海在视频的最后提出了这样几个深远的设想,她说:

  “当天一把容忍理解成为宽容,

  他如何面对他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

  如果他都采用这种回避的方式,他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事实上,在工作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无法坚持自己主张,在婚姻中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和气无底线退让的例子……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事实上,在《论语》“礼之用,和为贵”之外,大家往往不去注意后面还有:“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孔子的意思其实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是行不通的。

  我们当然要培养孩子“宽容”的性格,但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明确的“界限”。在界限被侵犯的时候,能保护自己,能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好啦,敲黑板,划重点时间到啦……

  当孩子面对公共场合的攻击时,我们应该教会他的方法是:

  1、如果侵犯到自己的界限,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态度;

  2、当事态发展到歪曲事实的程度,你需要让大家知道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比如发表一个声明。

  3、如果出现被人围攻的行为,你需要勇敢地向父母向老师向他人求助,必要的时候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而真正能帮助孩子做到以上三点,保护好自己,最重要的基础是:

  有自己明确的界限,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还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宝宝啦微信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