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有强烈内在动机的孩子不是天生的,是教养出来的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25

  有强烈内在动机的孩子不是天生的,是教养出来的,宝宝啦网小编为您介绍。

  “幼儿不专注、闹、磨蹭、不好好吃饭、不会交往、学才艺半途而废……怎么办?

  孩子对什么都没兴趣、什么都不想做怎么办?

  小学生不认真听讲、不好好写作业、看电视玩游戏玩手机……怎么办?

  长期研究青少年发展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在针对全美国12-22岁的年轻人所做的大型调查与深度访谈里,发现前的年轻人大约可以分成四类:疏离者、空想者、半吊子和有目的感的。前三类的青少年心态,被他称为“少年漂浮现象”,这和他们缺乏“目的感”有关。

  戴蒙教授认为,有目的感的孩子,都有高度动机,会自动自发地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也展现少见的务实效率。戴蒙指出,今天年轻人心里所缺乏的,是动机的来源,是对于目的感的缺乏。缺乏目的会摧毁了人生快乐与满足的基础。对目的的追求可以主宰一个人的一生,它不只赋予人生意义与快乐,也赋予了人生学习与追求成就的动机。

  他建议,老师、父母不能直接给孩子一个人生的目的,必须用引导、用身教和对话,帮助孩子迈向“目的之路”。

  两大心理基石

  1安全感、归属感

  “我很安全”、“我是值得爱的”

  一个周日,我和女儿出去买点水果和牛奶,为明天上学做准备。回来的路上,孩子边走边蹦蹦跳跳,突然说:“妈妈,我特别愿意跟你在一起,我有说不出的快乐!”我很惊讶,什么也没发生,她就是这么单纯地感到快乐。我笑着说,我也是!

  研究婚姻和情商的专家约翰戈特曼认为,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只要有30%是充满共情的,孩子的未来就会很幸福。

  有些家长故意当大家的面夸别的孩子,讲自己孩子的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有家长问,孩子上幼儿园哭,妈妈坚持送,此后孩子不找妈妈只跟爸爸,妈妈很失落,很受伤,感到过去的付出都没有得到回报。该怎样看待这类问题?

  为什么说教养孩子,家长首先要有稳定的情绪和心态?

  当我们自己感觉匮乏时该怎么办?

  您是否真正给予了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2自我价值感、自尊

  “我很有价值”、“我是挺好的小孩”

  不好好学东西、爱美、炫耀攀比、过于在乎别人评价、不敢挑战畏惧困难、不努力、磨蹭、社交退缩怯懦、总不高兴……很多家长没有想到,这些都与自我价值感有关。

  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文顿(Covington,1992)提出的。卡文顿研究发现,自我接受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的需求,只有个体感觉到自己有价值,他才能接受自我,自我价值感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

[1] [2] [3] 下一页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