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为什么老人总爱追着喂饭、骗孩子吃饭?荷兰研究终于揭秘了

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9/27

为什么老人总爱追着喂饭、骗孩子吃饭?荷兰研究终于揭秘了

  如果你家老人有这些习惯,你真该知道背后原因。

  最近收到一些妈妈们对奶奶或姥姥们吐槽的留言,今天幼儿说给大家说说老人们如此“执着”的背后心理。

  幼儿说选了两位妈妈的故事,说说日常生活中的两种“哄饭老人”。

  故事1:

  旦旦小朋友5岁了,旦旦妈妈因为一次晚饭气炸了。为了让旦旦吃完一碗饭,奶奶骗了旦旦4次!

  奶奶:“乖,快吃,吃完让你看十部动画片……”(十部?想想都不可能!)

  奶奶:“快吃,你不吃我就全吃光了!”(从没实现过。)

  奶奶:“你到底吃不吃?再不吃我以后再也不做饭给你吃了!”(这句话重复了不下100遍,每天热衷做各种吃的给孩子,还是奶奶的最爱。)

  奶奶:“你还不吃的话,晚上我让怪物把你抬走!”(怪物?只出现在童话故事和奶奶的恐吓里。)

  旦旦妈妈说,跟奶奶沟通了无数次,奶奶总说:“我受不得让娃儿饿着……”

  为了让孙子孙女吃饱,各种手段和哄骗都来了,这是第一种“哄饭老人”。

  故事2:

  丸丸小朋友1岁8个月,吃饭时除了看电视,还会玩玩具,往衣柜里、桌底下钻,有时还跑到了街上,姥姥在后面气急败坏地一边追,一边呼唤丸丸停下来吃一口再玩。丸丸妈妈抱怨,说孩子的这些吃饭坏毛病都是姥姥惯出来的。

  丸丸妈妈尝试跟姥姥沟通,让孩子自己吃。姥姥一会说丸丸妈妈也是被自己这样“追”大的,一会说孩子会把饭撒地上,一会说孩子会弄脏衣服,一会又说让孩子自己吃永远吃不饱……

  为了让孙子孙女吃饱,自己多苦多累是小事,孩子吃饱才是大事,惯出了孩子各种坏毛病。这是第二种“哄饭老人”。

  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发现,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那样!那些年轻时经历过贫困的老人,更是如此。纵观我们身边的一些家庭,大家常常能发现,那些幼年时期或年轻时家境较好的老人,他们面对孙儿的吃饭更容易放得开,相比之下,那些经历过贫困的老人,他们似乎着了魔一样,无论如何都要把饭食塞到孙儿嘴里才心安,否则有些老人会沮丧,甚至会生气或发怒。

  这些老人如此“执着”的背后,是哪种心理在作祟?

  ▷一个来自我奶奶的故事

  奶奶6岁那年有一天,她母亲从外面做工(当短工)回来,一言不发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面饼给她吃,然后转身帮她倒水。眼看母亲慢慢地在前面走,没走几步就软绵绵地倒在了地上。她吓坏了,亲戚们赶过来一摸,没气了。后来有经验的老人一看,估摸是3,4天没吃了,饿死的。奶奶的父亲忏悔, 好几天喃喃自语,说“这婆娘早上才给了我一块馍馍……”

  奶奶后来当了妈妈,有吃的总是第一时间给孩子们吃;后来有了孙子孙女,有吃的也总是第一时间给孙子孙女吃,生怕他们饿。

  ▷一个来自我舅妈的故事

  舅妈小时候有位大哥,10岁就死了。

  她记得自己5岁那年,她大哥大病了一场,她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跪在别人家门口,乞求给一碗粥。那户人家心地好,听到孩子病了,便从锅里勺出了一碗稀粥。母亲得到稀粥后欣喜若狂,给自己儿子喂了大半碗,剩下的全部给了女儿吃。舅妈说,直到现在,她还常常记得当时母亲一边喂着自己,一边舔着干枯的嘴唇的情形。后来,大哥还是由于饿得过多营养不良,10岁就死了。

  再后来,舅妈自己有了孙儿,因为追着孙子喂饭而被儿子指责。

  她说忍不住啊,看着孙子不吃饭,常常会想到自己去世的哥哥……

  有时听到老一代的故事,作为年轻的一代人,虽然感伤,但始终难以理解。后来有人对那些经历饥荒和贫穷的那代人有过研究。

  ▷荷兰的研究

  最著名的当属科学家们对荷兰近代史上的一次严重的饥荒的研究,荷兰人称之为“饥饿的冬天”。饥荒期间,不仅婴儿死亡率上升,婴儿发育迟缓也是非常普遍。科学家们发现,经历了那次饥荒的人,普遍存在心理高压,内心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他们不安全感的表达形式,常常表现在对食物的存储和对物质的拥有方面。

  比如喜欢把吃的东西一大袋一大袋地放冰箱里,常常发霉过期了也不知道;

  又比如强烈地把东西占为己有、热衷储蓄、不爱花钱……

  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同时科学家们也发现,尤其是那些母亲们,常常会有让孩子吃饱穿暖的强烈焦虑。

  多少爸妈看到了自己家里老人的影子?

  那么表现在中国色彩的带孙上,便有了各种手段哄骗、为了让孩子吃饱而追着喂食的老人。因为经历过缺乏和贫穷,老人们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带孙的老人要把食物塞进孙子孙女的嘴里才踏实。

  这是他们把自己的不安全感,毫无意识地强加到了孙子孙女身上。他们在各种耍手段哄骗孩子吃饭,其实满足的是自己的心理需求(虽然他们不知道,他们也不愿承认)。这便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的典型。这些老人们的做法,根本原因也是出自于真爱啊。

  ▷除此之外,这些经历过贫穷的老人,可能会常常这样给孩子传达心理压力

  比如无休止地跟孩子说赚钱多辛苦、生活多艰难;

  比如常以口头禅“没钱,别碰”等粗鲁对待孩子;

  比如爱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知道这个花了多少钱吗”……

  老人强烈地给孩子施加对金钱或生活的心理压力,结果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不安全感。

  ▷这些“追饭”、“骗饭”老人,为啥常常听不进解释?

  美国普林斯顿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说,物质贫乏对人的心理压力,会让人从此陷入一个思维陷阱,不能自拔,这便是心理上的“贫困病”。

  难怪,老人们常常固执地听不进年轻父母给他们传达的各种想法,尤其是养育孩子的看法。对于那些经历过贫穷的老一代人来说,过去的生活压力和不确定性会让他们认为“给孩子吃饱”是第一原则,而对年轻父母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更重要。

  ▷那么,年轻的一代父母要如何跟老人沟通呢?

  第三方的权威或知识有时能帮到忙。比如家里刚好有医生或老师等权威声音、科学的电视节目或知识的传授。年轻的父母鼓励老人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新知识。除此之外,年轻的父母要重视“尊重”——有研究发现,那些喜欢跟年轻人对着干的老人,他们常常有种强烈的心理需求,就是寻求他人的认同感,有些老人便表现在带孙儿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如果年轻人不理解老人的这种心理需求,便会导致矛盾激化。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