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爱哭?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22

  哪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爱哭宝宝啦网小编为您解答。

  一般来说,幼儿过了3岁以后,就很少随便哭闹了。但由于4岁幼儿比较好强,经常毫无预期地哭闹起来。不过为了使孩子今后能顺利成长,父母最好让孩子在4岁时就告别“爱哭期”。

  身心发育较迟缓的幼儿的确比同龄人爱哭,想制止他哭是没有用的,除了耐心等他长大外,似乎别无他法。另一方面,发育正常的孩子,如果因为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正确,爱哭期也会拉长,例如:

  1、家人的过度保护、溺爱迁就容易导致孩子爱哭,因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受不了一丁点儿的委屈,遇事除了会哭,别无选择。

  2、哭,也是某些孩子用来威胁成人、满足自己要求的一个“杀手锏”。起初,孩子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失落和委屈,是情感的宣泄。可是,有的家长一看见孩子的眼泪心就软,立刻妥协,从此宝宝就把“哭”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灵丹妙药了。

  哭的办法,常常成为孩子们用来威胁成人、满足自己要求的一种有效手段。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看到父母对于自己的要求没有满足,感到受了委屈,有情绪,自然就会用哭来宣泄。可是家长一看见孩子哭了,马上向孩子妥协,答应了孩子的要求,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给孩子一种错觉,只要哭就可以得到一切。所以在基本上用哭多次达到自己的要求之后,也就掌握了对付家长的办法。

  从幼儿心理的发展过程来看,3岁的儿童已经开始可以接受家长的教导,但是还是比较固执,坚持自己的想法,有害怕和分离的焦虑;4岁的儿童基本可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做一些成人赞赏的行为,情绪有间歇的波动,也有了明显的好恶;5~6岁的儿童则开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具有良好的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有时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

  从这样的过程来看,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四五岁,还是喜欢用哭来解决问题,表达情绪,就说明家长要改进自己的教育培养方式了。不要溺爱孩子,因为你保护得越周到,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越少,不仅是身体上对于各种感觉的体验不够,而且在心智上,因为对于大人过于依赖,缺少解决困难的经验,所以也会造成发展不成熟。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只会感到茫然一片。

  以上是小编关于“哪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爱哭?”的解答,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