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是怎样的?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21

  懂事的孩子是怎样的?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宝宝啦网小编为您解答。

  “这个孩子真懂事。”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这样夸赞某个孩子。

  什么叫“懂事”?捐出零用钱给山区贫困学子,是懂事;客人进门,叫声“叔叔阿姨好”,是懂事;损坏了东西,主动承认错误,是懂事;吃完饭,帮妈妈收拾碗筷和洗碗,是懂事……

  懂事的孩子人人爱

  什么叫懂事?古代儒家对应的有“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现在,再加上“刚、强、勇”,大概可以构成“中国式”懂事的基本内涵。

  有人年纪轻轻,就很懂事了,有人活到老,还不大懂事。

  要成为一个懂事的人,得向传统学习,从娃娃抓起。

  仁者不忧

  “仁者不忧”,是孔夫子说的。

  没有一个父母会教育孩子去做个不仁的人。但人长大后,为何就离“仁”字越来越远了呢?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与人为善,不要做坏事,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别人有困难了,能帮上忙的,要搭一把手。”我的朋友乔先生说,这种教育对子女可谓是根深蒂固的。

  乔先生曾经与贵州一个贫困孩子结过“对子”。有一次,他去邮局给那孩子汇款,邮局工作人员边办理,边问他:是资助别人吧。乔先生笑着点点头。邮局工作人员说:现在像你这样的好人不多了。当时乔先生很感慨。“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坏人,但标准中的好人也谈不上。可这句话一直存留于我的脑海中。”乔先生说。

  有一颗仁心,才能成为仁德之人。乔先生有一次回乡,一家三口加上侄子,开车去亲戚家。现在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建设速度都快,所以中途他不认识路了。当时下着雨,乔先生下车去问路,有个正在等过路客运大巴的年轻人告诉他怎么走。乔先生并没有立即回到车上,而是问年轻人要去哪里。正好,年轻人去的目的地和他是顺路的。于是乔先生邀请他免费搭车——尽管车上已不算空了。“稍微挤一下就好了吗,出门在外,谁都会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面对侄子的埋怨,乔先生笑着回答。虽是一次无心之举,却给车上的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大概就是仁德之心,不在于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在乎于散落在生活的点滴。

  以上是小编关于“懂事的孩子是怎样的?”的解答,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

  义者,宜也

  “这个人很讲义气。”很小的时候,我们常听这话。讲义气的人,身边总是朋友多。

  孟子对义的理解是:义者,宜也。就是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合理、适宜,不能见利忘义。

  高先生的父亲是个泥水匠,技术好,在乡里很有名气。所以谁家要建房了,总是请他父亲牵头搭建建筑班子,有点像现在的包工头。“父亲总是和其他工友一样做事,也不多拿一分钱。”高先生说,所以逢年过节,来他家拜年的人很多。

  高先生说,他至今还很怀念几个儿时的伙伴,因为他们都很讲义气。“有一个哥哥姓陈,是我小学时的学长。”高先生说,当时他在读小学三年级,陈学长是六年级。高先生因为瘦小老实,总是受人欺负。在课间时,男生们喜欢投篮。高先生总是抢不到球,即便侥幸捡到了,又被个子高大的同学给抢去了。有一次,他捡到了球,一个高年级同学要从他手中抢走,陈学长就走了过来,一把推开那个抢球的同学,叫高先生投篮,令高先生非常感动。

  高先生自己也是个很讲义气的人。在读大学时,一个要好的室友打篮球腿骨折了,石膏打了一个多月。那段时间,高先生天天给他打饭、洗碗、洗衣服,甚至端洗脚水。现在他们虽然各自成了家,但还是贴心的好朋友,也将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义,是路见不平,伸手相助,是助人为乐。现在做慈善,就是义的体现,民间义工组织也很多。所谓“有情有义真汉子”,诚哉斯言。

  有礼者敬人

  孔子说: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人都喜欢懂礼貌的孩子。马先生有两个哥哥,两个侄子。然而大侄子就不大讨人喜欢,小侄子人见人爱。为啥?因为大侄子不爱叫人,长辈去他家里了,他闷声不响的,只顾自己玩电脑。小侄子则不然,马先生每次去二哥家,小侄子看到了,就跑出来叫叔叔,还问长问短的,马先生感到很舒服。所以,马先生的母亲也喜欢去二儿子家。小侄子每次都“奶奶、奶奶”叫得亲热,又是端茶递水果的。

  懂礼貌,讲礼仪,为人处世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古时候,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穿什么衣服,都十分讲究。在我们小的时候,大人也这样教育我们。最有代表性的是拜年了。

  “以前我们给长辈拜年还要磕头。”马先生说,小的时候,吃年夜饭,总是要等祭祀祖先、放了鞭炮、大家落座后,父亲说,吃吧,大家才拿起筷子,也总是要让父母亲先动筷子。“现在过年,孩子哪管那么多。大人还没上桌,小孩子就开吃了。”马先生说,这和平时的习惯有关。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大家刚坐下,朋友的儿子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而且将喜欢吃的一道菜一口气吃了好多,弄得朋友很尴尬。

  信,言合于意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曾子说的。信为何物?孟子云:“信,言合于意也。”

  忠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彼此不信任,如何团结共事?如何一起做生意?家庭关系也是如此,一个猜疑心重的妻子或者丈夫,是不会让家庭变得和谐的。

  “我相信你。”这是对人的最大赞赏。

  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与孩子相处时,却并没有重视起来。

  孩子不听话了,家长随口就说“给你买东西”“带你去哪里玩”之类的话,但却并不兑现。因此,现在很多教育专家提醒家长,不要轻易许诺孩子,否则,会让孩子形成“大人说话不算数”的印象,孩子长大后,就会对他人失去信任,变成一个不讲信用的人。

  洪耀明是湖北咸宁实验小学的副校长,因为看到同学们放学后,常常将垃圾丢弃在学校门口的道路上,于是,他在一次升旗仪式上宣布,只要孩子们不在校门前的路上乱丢垃圾,自己就在一个月后的升旗仪式上当众亲吻一头小猪。一个月过后,再也没有人丢垃圾了,路上干干净净的。当洪耀明决定兑现承诺时,有人劝阻,说只是个玩笑而已。但洪耀明却果真在升旗仪式上和一头猪亲吻了,引发全场“尖叫”。

  对于洪耀明的举动,有评论指出,这体现了校长坚守承诺的诚信品质。“言必信,行必果”,洪校长用自己的行动,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在见证那一刻的全体学生心中播下了诚信的种子。

  智者不惑

  智者不惑,也是孔子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感到困惑。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情商高。

  智商高的人也许只是个书呆子,而唯有情商高的人才能在为人处世中如鱼得水。

  情商高的人很少会树敌。

  徐先生说,他大学时的班长,现在是同学里“混”得最好的,情商也极高。在大学时,班长不仅把班里的事务打理得无可挑剔,待人接物也是恰到好处,老师都说他好,同学们也拥护他,后来还成为学生会主席。“有的学生干部,只管拍领导老师的马屁,对下面的干事,总是颐指气使。而班长对所有人都很和善,你跟他倾诉,他会微笑着静静倾听,同学们有需要他帮忙的,他也绝不含糊,每次开学,他还会带一些土特产和同学们分享。”徐先生说,有次同学聚会,班主任也来了,同学们都是空手而来,只有班长带了礼物送给班主任。“我压根儿没往这方面想。”徐先生感叹。

  有人总结了情商高的人的八大特点:不抱怨不批评;充满热情和激情;包容和宽容他人;善于沟通与交流;善于聆听;有责任心;记住别人的名字。

  对照这些特点,让孩子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吧。

  知耻近乎勇

  勇,不是胆子大,而是勇于担当,也就是责任意识,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会成大器。

  曾有新闻报道,说在杭州的一个小区,几十辆停放着的车子被划伤,修理费加起来要数万元。车主愤怒至极。调出监控一看,是两个小孩子划的。一位女士看到报道后,觉得里面那个大的孩子像她儿子,回家一问,果然是的。于是,该女士连续几个晚上,带着儿子去给那些车主登门道歉,并要求儿子自己敲门,亲口道歉。儿子也折叠了一些纸船,上面醒目地写着“对不起”三个字。结果所有的车主都表示愿意原谅孩子。该女士处理好这件事后回家对孩子说:“叔叔阿姨都很宽容,原谅了你。但是,你要记住,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宽容当成自己犯错的借口,你要敢于担当,知道什么叫责任心,学会感恩。”

  不小心刮擦到了别人的车,如果四周无人,你是悄悄离开,还是留下来等待或者留下一张纸条?犯了错要勇于承认,损坏公物要赔偿……这些都是小时候就受到的教育。不过,长大后,不少人似乎已淡忘了这些概念。

  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西方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出息的,而中国的部分父母总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推卸责任,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无欲则刚

  刚,在很多时候,似乎是个贬义词。刚者易折,往往形容坚持原则、不懂变通的人,容易吃亏。但这恰是当下人们最缺失的品质。

  因为不刚,所以随了大流,丧失了原则与个性。

  葛女士说,她在读初中的时候,新来了个语文老师宋老师。宋老师第一堂课就说,同学们不要只听不说,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说错了,可以指出来,甚至可以和老师争论。进而在闲聊时,还叫他们若是对学校的某些制度不满,也可以向领导提意见。这颇像国外的教育方式。宋老师当时很不被其他老师理解,被认为是鼓动学生“造反”。但宋老师却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

  无欲则刚,语出《论语》。要做到刚,需要克制私欲。

  我的朋友楼先生,曾在一个非常著名的企业工作,也有不错的薪水,因为有一次和上司当面顶嘴,上司觉得失了面子,要他辞职。“上司说我也可以不辞职,但必须当众道歉。”楼先生说,他认为自己没有错,不能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去违心道歉,所以选择了辞职。

  看来,“刚”的发扬,需要有更多的领导来引导。前总理朱镕基难得题词,其中一次就给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这就是对“刚”的弘扬。

  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里说的。

  强,不是身强体壮。因为外强也许中干。

  强,应该是内心的强大,不怕困难,宠辱不惊。遇事“一哭二闹三上吊”,其实是怯懦的表现。

  齐先生小时候很怕走夜路,即便身边有人。有时候晚上去邻村看露天电影,要经过一片坟场。他总是紧紧地抓住叔叔的手。叔叔告诉他,如果害怕,就大声唱歌。有一次,看电影归来,齐先生落单了,一个人走。他开始非常害怕,突然想起叔叔的话,就一边跑,一边大声唱歌给自己壮胆,就这样跑到了家。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他再也不怕一个人走夜路了。

  齐先生说,现在的小孩子,碰撞受了点小伤,或者感冒发烧了,家长紧张得不得了,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弄得家里阴沉沉的。“在我小的时候,一次割禾苗,一次不小心割到了手指,指甲都裂了。”齐先生说,当时他疼得哇哇大哭,父亲却淡淡地说:没什么,上点药就好了。“小时候,头撞包,受伤流血,很常见,也没见哪个家长觉得是多大的事。”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齐先生看到家人都在外面忙活,自己因为受伤在家休息不能帮忙,反而心中有愧疚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齐先生认为,当下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根本原因是强的缺失,他们一直处于家长的温柔港湾中,没有经历过挫折,一旦遇到不如意之事,容易走向极端。(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