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间:2017-4-21
宝宝第一次开口喊粑粑麻麻
第一次听到宝喊粑粑麻麻,激动不? 当,是不是超级激动?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之一有木有? 其实在这之前,宝宝已经在准备了呢——语言产生和理解方面的准备——看似水到渠成的背后,都是精密准备过的,只是宝这种准备,是一种本能。
麻麻很好奇“语言产生怎么准备?” 先要经过反射性发声阶段,再经过呀呀语阶段。
啥意思? 小南这么解释反射性发声阶段吧: 宝1个月以内的哭,更像是与成人交往的一种形式,不过没分化,不管啥原因让宝哭,哭声都是相同的音调, 也就是“你们慢慢猜去吧”。
1 个月后,宝的哭声才具有分化性,麻麻大致能区别出小祖宗这么哭是饿了,那么哭是有点疼痛。
第5 周起,宝会自己哼哼唧唧了,这不是哭,是小家伙无聊了,本能地玩弄自己的发音器官,玩着玩着偶尔发出点声音。
哪些声音呢? 最先蹦出来的,是那些类似元音的a、o、u、e等,然后才是P、m、b、h、k 等辅音, 都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只要一张口,气流从口腔中出来就是了,真要说点区别嘛,不同的宝,嘴张开的大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声音。 就这么简单,没舌头啊嘴唇啊什么事,牙齿更早呢,自己都还不知道在哪里。
那呀呀语阶段呢? 5 个月左右时,宝会把发音当作为游戏,元音和辅音就揉在一起了,像什么ba、 pa、ma,也跟上面的差不多,没啥意义。
可你想,那么点大的宝,每天大把时间,总得自己找点乐子吧?所以小家伙玩得很嗨皮,这些声音呢又和“粑粑麻麻”的发音类似, 看看,是不是小家伙一开口,你们就乐得屁颠屁颠了?这种狂喜的表情,小家伙看在眼里,会更积极地玩发音游戏……所谓其乐融融也就如此吧。
赵伯伯说,宝9个月时,呀呀语达到了高峰,高峰是件好事啊,宝就学会了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这以后啊,真正发音,那还不顺理成章?
也是啊,不然怎么都说宝宝阶段,是学语言的最好阶段呢? 要知道,宝对语言的刺激是非常敏感滴,就连10天不到的新生儿,都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呢。 要是不能区别细微差异的语音,怎么理解人的语言不是?
到8-9个月时,有些可能还早一些,宝就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还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想一想,是不是有人问宝“粑粑在哪里”,宝的小脑袋就转向粑粑了?
别急着得瑟,宝有最初的反应没错,可并不是准切理解了这个词儿,只不过是对整个整个情境的反应罢了。 不信?问宝“猫咪在哪里”,小家伙也会让人哭笑不得地把脑袋转向粑粑一侧。
等着呗,等到宝11个月大时,才能从复合的情境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这个时候,单个的词才能翻身做主人,单独成为信号来引起宝相应的反应,让小家伙真正理解词的意义。
语言的发展呢,可不是“到了那时候自然会说话”那么简单,人家复杂着呢, 语言发展期可分为语音的发展和口语中句法结构的发展。
有点专业哦,不过多了解点总归是有好处的: 先说语音的发音,所谓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和一定意义的紧密结合。
宝可不是被动模仿成人的语音,他们是通过学习词,来慢慢学习语音滴。
宝在语音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获得了把听觉模式转换成自己发音的方法,也就是有自主权啦,会自己说话了, 一开始嘛肯定避免不了发音上的错误,没事,多学习学习,粑粑麻麻再及时帮他纠正过来就行。口语中的句法结构? 这么复杂的玩意儿宝可不关心,小家伙会在1-1.5岁时发出不完整的单词句,用一个单词打天下,来涵盖N种意义。
比如,宝的“饭饭”几个意思? 可以是“我要吃饭”,也可以是“这是饭饭”。
得,成人的猜字游戏开始了——当宝蹦出一个单词句,粑粑麻麻就得从宝说话时时的情景及其他动作中,去琢磨背后的意思。
到1.5-2岁,宝的说话会升级一下,变成“电报句”,这又是啥? 2 个或3 个词组合成的句子呗,比如“麻麻抱”、“宝宝吃”,相对来说,表达的意思比单字词明确些,但还是断续、简略、不完整。
一般来说,宝1岁以前仅说出1~2个词,以后会迅速增加。
2 岁左右的宝,语言大部分是完整句,形容词啊代词啊连接词啊逐渐增多了,之前松散的句子成为结构严谨的句子了,粑粑麻麻表示:总算不用猜猜猜了。
宝慢慢长大,也越来越能干,学会语言的过程中宝也学会了语用技能,包括说者和听者两方面的技能,比如用不同的姿势、表情、语调、语句的长短、结构的简单或复杂等,能轻松和粑粑麻麻交流啦。
总结一下,宝语言的发育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生活环境、活动游戏,成人与宝言语交流呢,是宝语言材料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