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间:2017-4-27
父母都是怎么批评孩子的?
孩子犯错不可避免,批评深了,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评浅了,又怕孩子不当回事。怎样批评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呢?古人在《黄帝内经育胎智慧》中提出了育子“七不责”的教育方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今天,小编请到我院临床心理科专家王克,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古人们的教子智慧。
对众不责
近年来,“当街让孩子罚跪”、“逼儿子裸体游街”等当众惩罚孩子的新闻层出不穷。而“对众不责”这一古训,正是告诫家长,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或当着熟人的面训斥孩子。
孩子越小,心理上越需要家长保护。所以,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尊重其感受与人格,尽量避免在他人面前训斥孩子,也不要将孩子的糗事当笑料,反复说给别人听。常让孩子出丑,不仅会伤了孩子的自尊,更会使其不以为耻,习以为常,在无形中强化其错误行为。
此外,“对众不责”并非姑息纵容,如果是原则性错误,比如打小朋友、无故发脾气等,家长应马上制止,并严肃却不严厉地告知这种行为不可容忍,并马上将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及时帮他分清是非曲直。
愧悔不责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错了,有了悔过之心,父母和老师就不要再雪上加霜。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说:“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塑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聪明的家长会及时表扬孩子知错就改,同时也简单地强调类似的错误不可再犯。这样会消除孩子的内疚感,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态度更加积极乐观。
暮夜不责
睡前责备孩子,不仅会让孩子的心理处于压抑和紧张状态,难以入睡,影响其体力与脑力的恢复,而且还会因睡眠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因为生长激素在入睡约2小时后分泌达到峰值。此外,孩子精力有限,虽想睡觉,但慑于家长的威严,也会说“听见了”,其实“左耳进,右耳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孩子晚上犯错,家长不妨点到为止:严肃地跟孩子说明错误的原因、性质等,并告知“今天太晚了,先睡觉,睡前不妨自己反思一下”,切莫唠叨。
饮食不责
如果在吃饭的时候责备孩子,带着情绪吃饭,往往会食不知味、食难下咽,同时情绪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消化功能也会出问题,很容易导致孩子消化不良,长期以往,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影响,甚至出现厌食绝食的问题。
所以,父母要把餐桌营造成交流感情的乐园,让孩子回忆一天中愉快的经历,享受互相陪伴的乐趣。如果孩子犯错误,家长有话要说,可在饭后找时间,慢慢教育引导。
欢庆不责
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情绪处于兴奋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就会受压抑,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指出,批评是一种负强化法,批评的时机不对,只能是“家长出了气、孩子不服气”,起不到效果。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败体验,在其获得成绩时予以表扬。即使孩子此时犯了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就不要扫兴。不妨轻描淡写地提醒一下,或者装作无意地把孩子拉过来,中止错误行为。
悲忧不责
当孩子悲伤忧愁时,可能心里有事,有烦恼,此时对孩子进行严厉的呵斥,这会对孩子造成伤上加伤。
不少家长在孩子哭泣时会无奈、不安甚至厌倦、愤怒,但心理学研究显示,哭泣是孩子愈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
父母站在孩子身边,他会感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支持。通过哭泣排除烦恼后,就可以精神焕发地面对生活。如果家长加以责备,孩子会觉得“雪上加霜”,陷入情绪低谷,变得自卑。
家长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如孩子摔倒哭泣,只需搂着他,听他哭。等他哭够了,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时对他说,“你刚才摔倒的地方有水”就足够了。孩子也能自信地回答:“下次我会小心一点,放心吧!”
疾病不责
如果孩子生病的时候再进行责备,一方面削弱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抵抗力,一方面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再一方面导致孩子神志受损。
生病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若此时责骂他,哪怕是出于心疼,都会让他更悲伤,影响康复。所以,不管陪孩子看病时多着急,家长都要给孩子最大的包容和关爱,不可因小事责备孩子。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都会有一个疑虑,究竟批评教育孩子应该掌握哪些技巧?
●批评孩子要有一说一、就事论事,有针对性地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
●家长保持沉默,可以让孩子的心理紧张,进而自己反省错误。
●用他人类似的错误行为暗示孩子的过失,而不直接批评。
●批评时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批评孩子之前让自己冷静下来。
●父母在批评孩子方面要形成“统一战线”,以免孩子习惯在犯错误后找父母中的一方当庇护伞。
●批评后,家长需要给孩子心理上进行一定的安慰,如鼓励的话或微笑,拥抱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