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忍无可忍,能不能打孩子?许多家长都在问!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30

  1、愚昧

  “棍棒之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打不成才”、“不打不长记性”……这是中国的传统教养观念,对当今很多父母依然有着深厚的影响。在以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代,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是上对下的关系,打孩子是父母的权利,完全没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可能还有一些人,自己小时候就是被父母打大的,所以现在理所当然地认为打孩子也是随随便便的事儿。

  2、无能

  当网友问我会不会打孩子的时候,我回答,我认为“河东狮吼”是妈妈无能的表现,更何况“打”?更是无能啊!我束手无策了吗?我无计可施了吗?我只能依靠咆哮和动手,来发泄情绪吗?教育孩子,是不是靠高八度的大嗓门和强悍的武力?一个足够智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选择通过这样偏激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因为冷静,才能想出更多的办法。

  3、偷懒

  生活中孩子遭遇打骂,也许并不是孩子本身的表现该不该受罚,而是有些父母“偷懒”,图省事。教育孩子是个“苦差”啊,要动脑筋的,大人工作繁忙,琐事成堆,偏偏碰上孩子调皮捣乱,哪有时间思考什么有效的方法啊?懒得动脑子,直接动手,“打”当然最简单最方便,见效也最快。一旦孩子的表现令自己不满意,就直接“先下手为强”!

  4、暴躁

  现代人似乎都很暴躁,心里都藏着一团火,随时被点燃爆炸。生活不如意,事业不成功,和领导闹意见,和婆婆闹矛盾,和老公闹离婚……怎么静的下来呢?可怜的孩子,总是沦为大人的“泄愤工具”!

  (六)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打孩子?怎么打孩子?

  虽然我现在从来没打过孩子,但是我也不敢保证以后永远不会。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拿孩子撒气;我会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仗势欺人,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地对待孩子。

  我觉得,如果真要打,也要打的有价值,打到关键点上!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打孩子?道德败坏,屡教不改,比如孩子偷东西。当然这种事情发生,本身也有家长教育的责任,除了打孩子,更需要自我反省和改进。当孩子接受一次狠狠的体罚,或许会刻骨铭心地记住自己的错误。

  怎么打孩子?我觉得需要坚持几个原则。

  1、提前告诉孩子,因为你犯了什么错,我要惩罚你了,而不是突然发飙。大人心血来潮,情绪暴躁的时候,狂轰烂炸,拳打脚踢,这不是教育。

  2、说清楚,为什么打他,让他明白挨打的意义。只有孩子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而不是因为害怕挨打本身。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人前教子,祸害无穷,孩子都是有自尊的。他一旦感觉受了“奇耻大辱”,就会心生怨恨,甚至更叛逆,而不是真心悔改。

  4、不能经常打。体罚绝对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当心孩子“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你打的次数越多,就越来越不起作用,好比抗生素,滥用的结果只能是无效。

  5、出于教育的“打”,并非实施暴力。所以,注意手下轻重,不要变成赤裸裸的人身伤害。

  6、打孩子要有严格的标准。而不是你心情好的时候,条件就放松,该打也不打;心情不好的时候,一点小事也恼羞成怒暴打一通。

  (七)孩子淘气叛逆不听话,或者犯了错误屡教不改,不打不骂怎么办?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淘气是孩子的本色,叛逆是成长的规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让你无可奈何、崩溃抓狂的时候,如果不打又不骂,我们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1、平等待人

  2、倾听心声

  3、友好沟通

  4、以理服人

  5、合理惩罚

  不要以教育的名义、以爱为借口、以“为你好”当幌子,盲目地打骂孩子!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那些问题,都是源于一定的内心需求。我们应该放下父母的架子,尊重生命,把孩子当成好朋友一样,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以上是小编关于:“忍无可忍,能不能打孩子?许多家长都在问”的介绍,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baobaola.com)。

上一页  [1] [2] [3] [4]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