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忍无可忍,能不能打孩子?许多家长都在问!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30

  很多家长一时控制不住情绪,痛下毒手,事后又非常后悔和自责。现在我们冷静地想一想,以上这些情形,真的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吗???

  ……

  请仔细想一想,究竟是孩子的行为表现,让你“忍无可忍”?还是因为你的情绪本来就不好,你自己“忍无可忍”?

  其实我们都明白,孩子本身,可能根本不足以激怒我们。只是因为,我们大人要面对的事情很多,工作上的压力,同事间的别扭,夫妻间的矛盾,家庭中的纷争,还有各种琐事带来的烦恼……以至于我们的内心总是无法平静下来!我们积攒了很多的“情绪垃圾”,无处释放!如果恰巧,我们刚和别人吵完架,或者工作上千头万绪一团乱麻,这个时候,孩子的一点小问题,就变成了“导火索”!

  有人说,面对淘气的孩子,“再好的脾气,也有忍不住的时候”。我觉得并非如此。什么叫做脾气好?什么叫做忍不住?为什么要忍?忍,是很难的,也是压抑本性的。为什么不能从一开始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而要在被激怒了之后再去忍?

  有怒气,忍住不发泄,和根本没有怒气,这完全是两个境界!

  解决孩子的问题之前,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吧!

  你是否平时就是一个没有耐心、脾气急躁、容易生气、容易焦虑的人呢?当你的情绪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管教孩子,不要让弱小可怜的孩子成为你的“情绪垃圾桶”,成为你的“泄愤工具”!!!

  (二)打孩子之前,请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如果孩子足够强大,有能力还手、与你对抗,你还会打吗?

  2、如果对方不是孩子,而是你的亲人或朋友,不听你的话,你会打吗?

  3、如果孩子所犯的错误中有你自己的责任,你还会打吗?

  4、你有打孩子的资格吗?你自己以身作则了吗?

  5、你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了吗?

  6、除了“痛下毒手”,你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第1个问题的意思是,孩子生来就是“弱者”,在大人面前很渺小,所以父母经常滥用权威“仗势欺人”。恃强凌弱,是人的本性,你觉得你比他强大,他会怕你,所以你敢动手。等有一天,你打不动他,甚至他都能把你揍一顿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第2个问题的意思是,你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去对待了吗?孩子虽然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尊严,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支配和打骂。当你面对一个平等的人,比如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们相处时,也会发生冲突,对方也听不进去你的话,你怎么办?也出手打一顿?

  第3个问题的意思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身上反应出来的恰恰都是父母本来就存在的毛病。我在《“问题孩子”背后的“问题妈妈”》中详细说过,这里不重复。只是提醒父母,打孩子,其实就是打你自己!

  第4个问题的意思是,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你自己做到了吗?你希望孩子听话、温顺,但是孩子没有让你满意,于是你愤怒,那么,为什么你的孩子遭遇不满时没有愤怒的权利?既然你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忍无可忍出手打他,为什么他就不能忍无可忍也还手打你?当你责怪孩子叛逆、不听你话的时候,你又尊重他、听他的话了吗?如果不能以身作则,那么请问你有什么资格打孩子呢?

  第5个问题的意思是,你也是这样长大的啊,你小时候说不定比你的孩子还要淘气、还要叛逆呢,都是过来人,咋就理解不了呀?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时候,就是会表现出“霸占”;孩子认识空间形成秩序感的时候,就是喜欢“扔东西”;孩子证明自己长大了又渴望关注和肯定的时候,就是会“叛逆”;孩子出于好奇喜欢探索的时候,就是很“淘气”……怎么就不能接受孩子成长过程的那些规律呢?

  第6个问题的意思是,打,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我们还能尝试哪些办法?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光靠一张嘴也不行,讲故事,看绘本,做游戏,情景演示,自尝恶果,约定选择……你都一一试过了吗?如果确实都无效,OK,你打吧!!!(BUT,打也有打的艺术,见下文,我再说一次,绝不是“泄愤”!)

  (三)打孩子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