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30
从上面几个网友的实例中可以看出,打孩子基本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孩子也许当时屈服了,但是过后可能又再犯,让妈妈们崩溃。实际上这是普遍情况,美国有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很多父母都反映,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
首先我还想强调一下对错观念。孩子犯错了,大人就打!以我们大人的眼光,去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比如,笑笑用“童子尿”冲奶粉,笑笑在马桶里搅和水,笑笑把卫生纸抽出来玩……这些行为我们大人肯定认为不对,但是用孩子的眼光呢?所以,你一味地批评他错了根本没有用,而在于引导和帮助。
再说一下犯错挨打的作用。也许打骂的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一下子就停止了所谓的淘气或叛逆行为,你获胜了!但是,孩子仅仅是表面的屈服,他并不知道他为什么错了,也没有建立是非观念,所以他很可能重蹈覆辙。即便说“打”的有效果,孩子以后确实不再犯错了,那么,孩子是因为真的明白了这件事的道理,还是因为害怕被你打?
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如果打孩子打惯了,习以为常了,孩子对打也就没有了最初的恐惧,他不再怕你了。他不仅在挨打时满不在乎一动不动,还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恶狠狠地看着你,嘿,有什么大不了,犯了就打,打了再犯呗!
孩子可能还会还手,很多妈妈都经历过吗?这个时候,“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了。越打,越叛逆;越压迫,越反抗!
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内心里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如果我怎么怎么了,妈妈就会打我……”否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被打的威胁了,他还会有分辨是非的主动性吗?
(四)打孩子有什么后果?
1、身体伤害
你可能只想给孩子一点教训,但是,盛怒之下,能控制好下手的力度吗?万一打伤了孩子岂不是追悔莫及?比如牙齿打掉了、耳朵打聋了,甚至还有一失手不小心把孩子打死的,我们听过不少这样的新闻吧?
2、心理伤害
第一是恐惧,进而对父母丧失安全感和信任。有网友还对我说“孩子怎么不怕我啊?”偶滴妈妈呀,你要孩子怕你干什么?他把你当朋友,以后有什么话都愿意跟你说,这不好吗?
第二是憎恨,谁会心甘情愿地挨皮肉之苦?“打”是对孩子自尊的亵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孩子甚至会产生怨恨和报复心理。
3、性格缺陷
第一,胆小,软弱,孤独。
第二,悲观,自卑,压抑。
第三,暴躁,粗野,攻击。
第四,喜怒无常,焦虑不安,紧张担心。
第五,倔强,抵抗,真正的“叛逆”。
4、行为偏激
第一,撒谎,逃避。孩子发现,他一旦做错事就会挨打,于是变机灵了,他以后会为了躲避体罚,而用撒谎的办法来保护自己,见风使舵。你还以为他真的改正听话了,实际上他只是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或者继续使坏。
第二,暴力倾向。经常挨打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任何事情不用讲道理,谁力气大或者脾气大,谁就赢,以恐吓威胁武力制服他人。
(五)打孩子是父母愚昧、无能、偷懒、暴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