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8/2/27
学妹问我,从全职妈妈到回归职场,最难的转变是什么?
我回答:重新开始。
01
重新开始第一难,机会少。
我14年回国,看了很多同学朋友贴的招聘启事,也去一些工作网站上转了转,盘算自己如果要找工作,可以找什么样的。
有一天坐地铁,看到小商场门口贴招营业员,明明白白写着——“30岁以下”。
好了,测试你电视剧储备量的时刻来了,请问:罗子君不开后门,能去奢侈品店当售货员么?
30岁以上的入门级工作有没有?
想来想去,如果我愿意去做月嫂和家政阿姨,大概算是年轻有竞争力的,当时专业也对口。
年龄歧视来得这么赤裸裸,对什么年龄必须到达什么阶段,拥有什么层次的生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教科书。
三十岁从头再来?失败者往往连重新入场的资格券都找不到。
这并不是全职妈妈才有的困境。
网上最爱说的中年焦虑,这个因素占了其中一大部分。
英文媒体报道硅谷年轻症,一票互联网公司老板都是三十来岁,四五十岁的工程师怎么办?
只能做医美、换套头衫上班、逼自己看年轻人爱看的秀,假装重回二十岁。
那些没提上去,没熬下去,被淘汰了的怎么办呢?
网络励志最爱说——只要你自己有价值,爱学习,就永远不会被淘汰。
这恐怕不是真的。
中兴跳楼的程序员,是加班不拼命,还是专业能力不过关?
其实是一个行业走向了衰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我06年本科毕业,当时最好的出路是去外企。
最一流的去投行咨询,一般的也要挤破头找个管培生,四大会计师是比较体面的保底。
现在那些金字招牌都在哪里呢?
跟从外企跳出来的朋友聊天,她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不是所有人都能习惯这个转变的。
那些现在还没跳出来的,我也不知道他们要怎么办了。
一个韩国同学说,她老公拼命要当教授,就是因为教授是份终生职业。
而一般人,进三星这样的大公司卖二十年青春,到了四十多,升不上去也就纷纷退休了。
退休了干嘛呢?
拿一笔退休金,很多街边开点小吃店。
韩剧里为什么那么多炸鸡店?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工程师落寞的身影。
人到中年,机会可怜。
比较体面的,就是利用自己的人脉和积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那么多创业的人,不知道里面有几个是为梦想激励,有几个是出于无奈。
02
重新开始第二难,是能力。
大学时候一群人爱通宵k歌,有时候一礼拜通宵几天,回学校后逃两节课,闷头睡半天,全部满血复活。
但那是20岁出头啊。
现在再聚会,这个讲养生,那个讲中医。
你以为玩念珠用保温杯是油腻?不不不,我们只是看着体检报告,想活得再久一点啊。
谁说体力不是能力的?体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虎皮爸换工作一年,平均每个月回国出差一次。
老夫老妻,日常交流无非:你时差倒得怎么样?睡得好么?今天几点醒的?
重回职场,无论是传统的坐班,还是自己创业,大多数人血槽真的拼不过小朋友们。
更何况,还有诸事缠身。
20岁出头的时候,无牵无挂,所有的精力,都可以放在工作,所有的责任,就是把自己发展好。
现在,还没到下班钟点,就要想:孩子是不是该接了?流感季有没有生病?阿姨在家里有没有作妖?老人是不是安康?
精力有限,分配到眼前这摊事上的,自然下降。没有精力,何谈能力。
更要紧的,经验也不值钱了。
互联网、码农听着行业光鲜,但知识更迭有多快。
有几十年经验又怎么样呢?
听说AI以后第一批淘汰的,就是华尔街上交易员和码农。
说真的,经验值钱的行业越来越少。
现在最热的那些行业,你都很难想象,六十岁花白头发的人坐在台上给全公司做什么指导。
你有什么资格做指导?大爷大妈,您回家歇着吧。
03
重新开始第三难,自己的心态。
我们这个社会所谓中产的价值取向其实很单一。
二十岁干什么,三十岁干什么,四十岁干什么,混哪个圈子,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孩子上什么学校。
你的价值,就在于能不能嵌入这种模型,嵌不进去的,统统标注loser。
而且,还要踩上一脚,你loser一定是你自己有问题。
四十岁了,原来总监,现在变成经理,被比你小一轮的人训,是不是loser?
三十岁了,跟小朋友一起新入职,从影印文件端茶递水做起,是不是loser?
朋友Annie哈佛商学院毕业,校友聚会时,也聊女人是否能事业家庭兼顾。
除开一切对男权社会的批判,事实就是,就算你哈佛商学院毕业,离开几年,再回职场也不可能坐原来的位置。
行业知识脱节,原来的同事下属变成了你的领导,其实也是打回原形,重新开始。
《绝望主妇》的结局,主妇最后都绝望了,有生机的都是重回了职场的。
但Lynette回去后,忽然发现自己伺候的大老板,是从前自己带的实习生。
Lynette尴尬,大老板难道不尴尬么?
天道好轮回,世界真奇妙。
04
所以重新开始如果有什么秘诀,我想想也无非几样。
第一,找一个适合的行业。
对有些人来讲,不能接受和别人落差太大,那就尽量找大家都是零起点的新行业,或者凭自己创业。
但创业有风险,起码五险一金就没人给你缴。
另一种选择,尽量找一个经验值钱的行当,哪怕现在进去依旧重新做起,没关系。
工作经验0年和5年,是质的差距;5年和10年,似乎没有那么大;到了15年和20年,20年和25年,真的有差别么?
所以放宽心,不要把自己套进哪个模型。
未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哪怕依旧60岁退休,40岁转行都能有20年工作经验。
如果事业能够到达一个终点,20年的光阴,怎么都到达了。
第二,不要拿自己跟别人比较。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的痛苦都是比较出来的。
我的同学、朋友、同事、从前的下级,现在混得风生水起,从另一个角度,对我其实是好事啊。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不就把鞋卖给了来奚落她的老同学么?
更何况,混到中年,身边不至于都是准备看自己笑话的旧相识吧。
这个世界总有赢家,赢家是自己身边的人,那就太好了。
要资源的时候、求经验的时候、谈合作的时候,要比跟陌生人相处容易多少。
第三,世事无常,我辈只能坚韧。
我小时候有一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里面有我对美国最初的观感。
里面有个大反派,是个美国人,原来是个老板,最后生意失败当了搬运工人。
最后一集,王姬对姜文说:你看,老外真是能屈能伸,穿上西装当老板,脱下西装当工人。
能屈能伸,这个词在90年代初我还没太大感想。
但之后几年,国企改革,轰轰烈烈下岗了几百万人。
现在的小朋友提起来,都是这些人没本事,被时代淘汰了。我真的觉得未必。
一个行业兴盛还是没落,国家产业结构怎么样调整,这个叫时代大势。
把时代大势归在个体是否努力上,有失公平。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坐办公室的到大街上当协管员,有技术的到新公司被小几轮的孩子呼来喝去“老张老李”。
当年,他们不也是人到中年四十岁么?
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呢?
人生无常,只能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哪个年龄阶段,都需要刻个“勇”字在胸口。
糕妈说两句:
3年前我是个全职妈妈,因为开始写公众号而变成今天的糕妈。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我的朋友虎皮妈,有着10年全职妈妈经历,却在这十年间出书、写剧本,甚至在30多岁开始重新读法学院——
只要你肯做出改变,年龄不是问题,全职妈妈的身份更不是问题。
如果你也是个全职妈妈,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这是你全职的第几年?今年,你想做出怎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