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宝宝巧吃粽子4妙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30

端午节宝宝巧吃粽子4妙招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传统习俗,一家人团作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感受过节的气氛,而吃粽子却有很多讲究,尤其是小宝宝们,怎样让宝宝既解了馋,又不会出现安康问题呢?

  五月粽飘香,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到,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代表。有些妈妈就在想,大人是可以吃粽子那宝宝也可以吃吗?粽子是糯米做的,不容易消化,宝宝吃粽子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那么宝宝如何吃粽子才健康呢?

  端午节儿童如何吃粽子才健康

  端午节,让儿童怎样吃粽子才健康呢?吃粽子时能够多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最佳多调配些凉拌青菜、沙拉、蔬菜清肠。虽然粽子能够冷食,但会对比硬,建议从冰箱拿出来后应充沛加热,煮热变软后才吃。

  下面的几个小方法妈妈能够尝试一下。

  1、吃粽子调配白萝卜。

  白萝卜具有清爽理气利湿的效果,吃粽子的时候调配食用,能够促进消化。

  2、吃粽子蘸白糖。

  糖对黏液有稀释消化效果,能够保护胃黏膜、保护脾胃,中医认为,糖有补益和中效果,所以蘸糖吃粽子是完全能够的。

  3、粽子配水果。

  吃粽子的同时,能够调配蔬菜、水果等可帮助肠、胃蠕动的食物,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可是不能吃含水分许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否则简单造成腹泻或腹痛。

  4、做粽子的时候,能够使用的一半的糯米,一半的其它杂粮米和辅助料理,如红豆、红枣等!

  因为完全由糯米做成的粽子,食用后所需消化时间较长,简单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症状,若以部分杂粮米、红豆、山药等取代,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增加口味!

  别把粽子当夜宵吃

  端午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准备粽子,许多家庭都是在晚上聚在一起吃粽子,感受过节的气氛。

  但要注意粽子不能当夜宵吃,因为食物消化从胃到肠,最少需要逗留6个小时。粽子是用糯米做的,本来就不简单消化,临睡前吃粽子,逗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一晚留在肚子里不简单消化,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患者发病。

  粽子多吃简单感到甜腻,因而不要多吃。如胃病患者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对于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过于油腻和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胀气,并引发炎症急性发作。虽然粽子能够冷食,但会对比硬,也会影响脾胃的消化,从冰箱拿出来后应充沛加热,煮热变软后才吃。以上这些患者更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吃。

  爱心提示:

  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端午节后天气越来越热,常吃粽子还有解暑的效果,但粽子也不是人人皆宜。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对比不易消化,健康人一餐以一个为限,最多不要超过两个,老人、儿童不要贪吃,肠胃消化功用较差的人更不宜多吃,吃的时候最佳调配一些水果和蔬菜。粽子还是高热量食品,并随粽子大小、内馅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市场销售的肉粽约有400至500大卡的热量,相当于一碗半白米饭。红枣、栗子、豆沙等馅的热量较低,约在350大卡左右。因而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正在减肥的人应少食用,胆胰疾病患者要避免食用肉粽。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