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一不小心就会致命的育儿大坑,千万别踩!

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7-4

一不小心就会致命的育儿大坑,千万别踩!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新闻:

  在黑龙江有一位家长盲目给宝宝补钙,让18个月大的婴儿患上了结石!

  在江苏2个月大的婴儿在午睡时翻身趴着睡,母亲发现时已经失去意识。

  。..。..。.

  当妈的看到这些事情真是心惊肉跳,这种民间育儿事例不计其数,有的甚至致命!简直太可怕。

  各位宝妈在育儿道路上肯定遇到了不少这些雷区,为了宝宝的健康和安全,咱们现在就来给这些高发雷区扫扫雷。..。

  误区一:家有新生儿,小声说、悄悄走

  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其实是非常吵的,因为羊水一直在那晃呀晃的,就在宝宝的耳朵边,能不吵吗?

  可宝宝出生后,新爸新妈被误导——竭尽全力为宝宝创造一个超级安静的环境。“妈呀,这个世界太不同了!”宝宝要费好大劲才能适应,过来的妈妈都知道个中滋味!

  好不容易熬了两三个月宝宝终于适应了,不吵不闹了,可爸爸妈妈又把人家从安安静静的家里带到外面去,风声、人声、汽车声等等充斥于耳,这简直就叫宝宝崩溃!于是,宝宝又得折腾几个月才能适应。

  正确做法

  听觉的刺激是宝宝感官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充足的自然声音的刺激是每个宝宝健康发育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在家里不用小声说话、悄悄走。

  误区二:窗帘拉的严实实

  宝宝出生的时候视觉发育还处于初级状态,只能感光。视觉发育的必要条件就是充足的自然光线(记住!是自然光线,不是日光灯、不是小夜灯)。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宝宝长大后阅读、看世界都需要发育良好的视觉。

  正确做法

  宝宝白天睡觉时,半遮光的窗帘是最合适的。此外,宝宝睡着后,千万不要开小夜灯!使用浴霸时,千万不要让宝宝盯着浴霸的灯!

  误区三:一直给宝宝吃粥

  消化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可是如果你从来都不给宝宝的肠胃适应硬一点的食物,他的消化能力怎么可能提高呢?

  而且由于口腔缺乏咬合、咀嚼和吞咽练习,可能影响宝宝口腔发育和面部肌肉发育。宝宝本该面若桃花的,也被吃成了面若苦瓜,本该是伶牙俐齿的,也被喝成了吐字不清了!

  正确做法

  妈妈应该适当的给孩子吃些硬食,有利于孩子牙齿发育。

  误区四:先坐后爬

  经常听到家长夸自己的宝宝,“你看我家宝宝不到3个月就会坐了!”请睁大眼睛:宝宝的背是不是弓成了C型!

  宝宝天生头大身子小!每个宝宝必须经过足够的俯趴和爬行,颈部和背部肌肉和骨骼才能支撑他那颗大脑袋!因过早学坐而导致弯腰驼背、脊椎变形的宝宝数不胜数。

  正确做法

  赶快让宝宝学习腹趴和爬行!

  误区五:使用学步车、学步带

  美国儿科学会几年前已经公开警告父母不要给宝宝用学步车、学步带,可我们仍有不少新爸新妈被蒙在鼓里,不惜重金给宝宝买高级的学步车、学步带。

  这些学步车、学步带会破坏孩子的平衡力,影响宝宝的走路姿势,有些可能终生无法矫正。

  正确做法

  赶快丢掉这些吧,宝宝经过充足的爬行自然会走路,这样自然发展的孩子也不容易摔跤,即便摔受伤的也只是不重要的部位。

  误区六:喂饭

  如果宝宝超过1岁半你还在喂饭,我想问问,你是亲妈吗?你是想毁掉这个原本聪明伶俐、心灵手巧的小天使吗?

  吃饭的作用不仅在于填饱肚子,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食物的美好及生活的美好!

  正确做法

  让宝宝自己动手吃饭。宝宝吃饭时,自己动手自己动嘴,手和口都得到良好的刺激,对于宝宝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都有很大影响。

  误区七:把屎把尿

  宝宝独立大小便涉及到感知能力、肌肉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手眼配合等能力的发展。

  正常情况下,宝宝3岁左右白天可以自行大小便,夜晚可能要延迟到5岁左右。有些孩子青春期结束前都可能偶尔还有夜晚尿床的现象。

  把屎把尿不仅干扰和破坏了宝宝的正常生理发育,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宝宝心理的健康发育。

  正确做法

  从现在开始,对宝宝的开始如厕训练。

  误区八:使用婴儿手套袜套

  别以为给宝宝戴婴儿手套袜套是在保护宝宝的小手小脚,其实宝宝的手脚发育需要更多刺激,如果你希望宝宝手巧,那一定要多按摩,多让宝宝接触东西。

  此外,手套袜套的线头可能还会缠住宝宝的指头,严重的会导致指头坏死。

  正确做法

  粑粑麻麻应给宝宝勤剪指甲,不要因为偷懒给戴上手套袜套。

  误区九:使用婴儿游泳脖圈

  这个是中国独有的,一般3—4个月的宝宝颈椎还不能支撑他们的大脑袋,使用脖圈可能会伤到宝宝的颈椎。

  正确做法

  新生儿游泳看护人应学习专业方法,尽量用手拖住宝宝。颈椎力量足够的宝宝可使用腋圈或臂圈。

  误区十:限制宝宝吐口水

  

  宝宝出生后3—4个月吮吸反射被抑制后,宝宝口腔的主动运动迅速发展起来,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喜欢吐口水吐舌头。

  正确做法

  爸爸妈妈可千万别叫停!因为这是宝宝在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口腔肌肉和舌头,要不他们怎么可能会清晰响亮地喊:粑粑!麻麻!

  误区十一:限制宝宝吃手吃脚

  

  大部分宝宝2个月左右就开始啃自己的小手,很快他们也会对自己胖胖的脚丫很感兴趣。

  别担心,他们不会把小手小脚当作好吃的吃进肚子里。她们只是对这两对小肉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刚刚激发的感觉刺激传导到他们的大脑里,会让他们非常迷恋这种感觉。

  正确做法

  千万不要阻止,你只需要帮他们把手脚洗干净就可以了。吃手吃脚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吮吸反射尽快被抑制,还能帮助宝宝更快地感知、认识和控制自己的小手小脚丫。

  误区十二:还不会走就穿鞋

  

  过早穿鞋会阻碍宝宝脚部意识的发展,不利于宝宝以后行走和跑跳。建议让宝宝多爬行小木梯,这样的梯子有助于宝宝足弓的形成。

  正确做法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尽量在宝宝走稳后,再给宝宝穿上软底鞋,一般宝宝独立行走2—3个月后可以走稳。

  误区十三:奶喝的越快越好

  

  一些心急的妈妈喜欢把奶嘴的出奶口剪大,觉得宝宝喝得越快越好。其实,大量的吮吸有助于宝宝的口腔发育,对吃饭和说话都有好处。所以再也别比谁家宝宝喝奶喝得快了。

  正确做法

  母乳喂养的妈妈,尽量不要觉得宝宝吃太慢而挤出来用奶瓶给宝宝喝,亲喂不仅有助于促进亲子感情,还能促进宝宝吮吸反射的抑制和口腔的发育。

  误区十四:认生就是胆小

  

  6个以后的宝宝,随着视觉记忆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记住熟悉的面孔,同时会表现出来对陌生面孔的抗拒。

  正确做法

  如果你的宝宝认生,在1岁多以前这样的状况都是值得庆贺的,你应该为宝宝可以记住并忆起熟悉的事物而高兴。

  看了这几个育儿大坑,感觉有点心慌慌。其实这些错误方法都可能曾在我们的育儿过程中出现过,有时候是老人、但更多时候可能是我们自己犯的。

  所以,我们应该去学习更多科学育儿知识,并清楚知道育儿的科学和雷区的界限,真正做到让这个小生命健康的成长。

宝宝啦微信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