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间:2017-4-9
溢奶、吐奶、呛奶分别指的是什么家长一定要分清!
溢奶是指给婴儿喂奶后,无压力、无喷射性地从口边溢出或吐出少许奶汁,面色无改变,且吐后不啼哭。
吐奶则是指喂奶后发生的一种较强烈的呕吐,宝宝可能会出现伸脖子或者张口等痛苦难受的表情,胃中食物被强有力地排出,有时是喷射性的,量较多。
当宝宝吃奶过程或吐奶后,奶汁误入了气道,叫做呛奶。多数宝宝在吃奶时如果奶汁流得过急,他会自行调整呼吸和吞咽,吐出奶头,暂停吃奶,有时会伴有轻微的呛咳。
发生溢奶、吐奶、呛奶的原因是什么?
溢奶主要跟婴幼儿胃的生理特点有关,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食道末端的括约肌发育还不成熟,如果遇上喂养不当,如喂食量过度、喂养姿势不当、喂奶后过早翻动以及逗乐等就会产生溢奶。
吐奶则多因新生儿食管、胃、幽门等消化道不通畅,或者功能障碍(如贲门失弛缓、幽门痉挛等)所致,但也不全是病理性原因所致。
呛奶主要由于咽喉活塞—会厌失灵造成的,吐奶时会厌没有把气管口盖严,奶汁误入了气管,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反射还很薄弱,会厌失灵,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咯出,严重者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呛奶窒息”。
宝宝出现溢奶、吐奶、呛奶情况该如何处理?
喂奶时要多注意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溢奶、吐奶的机会。
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注意奶量,不要一次喂哺过多,次数不宜过频,也不要在宝宝过于饥饿时再给予喂哺,这都会容易使宝宝出现溢奶、吐奶情况。
宝宝吐奶之后,各方面都很正常则不必担心,暂时不必喂奶,等过2~3小时在喂,或者在宝宝哭闹要吃时在喂奶。这种现象会随着月龄的增长慢慢改善的,一般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
呛奶最佳抢救时间仅4分钟。嘴唇或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心跳骤停,这些都是新生儿呛奶后容易出现的症状。发生呛奶后,应将婴儿身体平躺并侧卧,用手拍其背。手掌微窝,拍在婴儿背部要成空心巴掌,引起宝宝身体的震动,从而使其吐出呛入的液体。
如果婴幼儿吃奶之初因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同时也要及时清除婴幼儿口腔异物,让其哭泣或是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的奶咳出,缓解呼吸。
如果呛奶的情况比较严重,那就得赶紧送医院救治。
母乳喂养,容易出现的几大误区:
喂奶时逗笑
许多家长因为宝宝爱笑,总会试图在任何时候去逗笑宝宝,甚至连喂奶都要逗笑,殊不知宝宝吃奶时若因逗引而发笑,可使喉部的声门打开,吸入的奶汁可能误入气管,轻者呛奶,重者可诱发吸入性肺炎。
香皂清洁乳头
母乳喂养期间,妈妈们通常会常常采用洗澡、擦拭等方式保持乳房清洁,清洁用品会选择沐浴液或者香皂,但恰恰要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是不能使用香皂来清洁的。因为香皂类清洁物质可通过机械与化学作用除去皮肤表面的角化层,损害其保护作用,促使皮肤表面“碱化”,容易滋生细菌,时间一长,可能导致乳房炎症。为避此害,最好用温开水清洗。
喂奶期食谱不当
喂奶母亲要讲究食谱的科学性。
1、不可吃素,因为宝宝发育所必需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以及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皆以荤食为多,如果吃素势必导致乳汁的营养质量降低;
2、不宜大量吃味精,味精对成人是安全的,但其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可渗入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导致孩子锌元素缺乏,妨碍体格与智能发育;
3、不宜大量饮用麦乳精,因麦乳精有回奶作用,可能造成宝宝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