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把孩子培养成小霸王?如何避免孩子染上暴力的习惯?宝宝啦网小编为您解答。
心理学界把人类的攻击行为分为两类: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如果攻击者的主要目的是伤害或损害受害者,无论是身体的、心灵的伤害,还是毁坏他的成果或财物,他们的行为就是敌意性攻击。相反,工具性攻击指的是,一方只把伤害另一方作为一种获得非攻击性结果的手段,比如在抢同伴的玩具时把他撞倒在地。
前面提到的那三个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就是典型的敌意性攻击行为。不过,有些情况下的攻击行为,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区分为这两大类的。比如,一个小男孩先是把另外一个小男孩推倒在地,然后又抢走了他的滑板车。这样的攻击行为其实是兼具敌意性和工具性的攻击行为。
两岁左右的儿童比1岁儿童更可能通过协商,而非互相打斗来解决争执,特别是玩具紧缺时。如果成人适当进行引导,鼓励孩子友好相处,那么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攻击行为就会减少。
对于2到5岁的孩子,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以下几个特征:1、一般性的脾气暴躁在学前期减弱,4岁后就不再普遍;2、武力反抗行为的发生率在2到3岁达到高峰,学前期逐渐下降;3、攻击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的方式至少有两种,2到3岁的孩子可能打、咬、踢对方,大一点的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表现出的身体攻击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嘲弄、奚落、造谣、贬低等攻击行为。
整个儿童中期,身体攻击和其他形式的反社会行为继续减少,儿童逐渐能熟练地友好相处、友善地解决冲突。虽然工具性攻击减少了,但是敌意性攻击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男孩之间。
虽然攻击行为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但是通过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的互相配合,也能控制孩子的攻击行为。能否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攻击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是否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究竟如何控制孩子的攻击行为呢?
1、及时制止,做到“零容忍”
很多大一点的孩子之所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除了天性和气质等生理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待攻击行为的态度。如果家长从小对待孩子打人、咬人、踢人等行为,总是纵容,甚至是鼓励,那么孩子就很可能会把攻击作为表达自己的情绪、获得更多的关注、争取更多的资源等方面的“常规武器”。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无论是否伤害到别人,我们都需要及时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并在态度上尽量做到“零容忍”。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采取制止的方式和态度需要有所不同:
1)1岁前,温柔地推开。当1岁以内的婴儿出现打人、抓人、咬人、踢人等情况时,我们只需要把孩子的手脚或嘴巴温柔地推开。这个阶段,禁止的语言没有任何效果,通过制止的动作才能让孩子学会自动停止或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