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远离粗词脏话?宝宝啦网小编为您解答。
新学期开学的前两天,一位熟悉的学生家长与笔者闲聊时抱怨:“现在网上粗词脏话太多,都不敢让孩子上网了。有没有什么部门能管管呀!”
现在孩子上网不少,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比较强,虽然不一定知道这些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们很容易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因此,净化当下网络环境,还孩子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很有必要。
现实生活中,不少网友喜欢学些网络语言,尤其是在与朋友聊天时来上几句网络语言就感觉很时尚了,其实这是一种缺乏文化内涵的表现。不少缺乏判断能力的孩子误以为网络词语时髦,甚至把庸俗当高雅,在学习和考试中频频使用,实在贻害无穷。到底何谓时尚?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言行文明才是真时尚,才最美。
粗词脏话是文化爆破的炸药,而不是文化建构的水泥。网络污言秽语不仅具有很强的侵略性,还具有可怕的传染性,就连一些温文尔雅的名流学士,也不时选择用脏词作为表达工具。长此以往,只会将互联网推向厕所化的边缘,这绝非危言耸听。
文明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境界,网络世界不应远离文明。网络毕竟是一个公共平台,是大家的共同环境,包括未成年人在内都可以介入。如果我们的下一代每天学的都是满口脏话,那就有悖于中华文明和美德。惟有大家彼此珍惜,确保个体的文质彬彬,才会有网络文明的风清气爽。
抑制网络脏话,不仅要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做一个网络文明人,还要坚决彻底克服“群体是无名氏,为此不必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想法,划出法律红线,并加强自律。同时,发现骂人等脏话,网友可以直接进行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对轻者扣除信用积分,重者禁言封号。
只抵制网络脏话还不够,注重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除了在上网时不说脏话之外,在生活和交往过程中,大人们必须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注重自己的言行,注重使用文明用语、礼貌用语,同时正确引导孩子不用网络粗词,不说脏话。
只有粗词和脏话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网络社会才会成为孩子们快乐健康交流互动的清朗空间。
(作者为市依法治市办常务副主任)
以上是小编关于“如何让孩子远离粗词脏话?”的介绍,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