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间:2017-4-7
这几天都被李湘和女儿王诗龄刷屏了!一家人走出来,又胖出一个新高度,而且母女俩各种场合都BlingBling亮瞎眼,每个镜头都不用开闪光灯了!李湘更是爆出“全家人一个月7万的伙食费,王诗龄一个月花65万,一年的生活费够买一栋别墅了!”
与此同时,金姐吐槽娱乐圈给孩子过度包装的现象,小小的孩子穿奢侈品牌都是大人给惯的。面对金星的吐槽和网友的质疑,李湘直爽地说出自己有这个能力,所以花再多的钱给女儿包装都是应该的。
平时不太关心娱乐八卦,对于明星养娃的方式和消费水平,在普通人看来的确是有点吓人。且不说李湘这样养娃对不对,至少她是在能力范围内,她放话出来“养得起,做得到!”至少这点看来,女人有钱才独立,能给自己买买买,给娃买买买。
不过这个不是我今天的议题,我想聊下,超越自己能力范围外去给孩子买买买,是否合适呢?
初为人父人母,出于天性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尤其是在物质上,有哪个不是剁手党?
我初为人母的时,买东西是一个坑接一个坑!
状况一
想个娃买个推车,琳琅满目看的我老眼昏花,从几百块的普通款看到几千的豪华款,居然还看到几万快的电动的带夜视功能的,一面感慨土豪的世界我不懂,一面纠结到底买哪款。
最后折中买了个几千块的高景观车。
状况二
奶奶有天带娃出去玩,邻居娃有个玩具方向盘,他玩了好一会儿。于是奶奶回来要我买一个,等我按照她描述的样子在网上搜罗出来,一看价格也很好,两百块。
状况三
想买个爬行垫,在群里问妈妈们都买的什么款。几十块到几百块的都有,本来先买个一百多的就OK,然而有人晒出几百块的,巴拉巴拉说这个质量很好很好。顿时觉得买个便宜的,似乎对不起娃,内疚感油然而生。
不管是出于没经验、不能亏待孩子,还是说出来很丢人的攀比心理,我会忍不住,还是加点钱买个更好的吧。明明五百块可以很好了,非要买个一千块的。
出钱的时候有没有肉疼的赶脚?有!
下次买个便宜的?不好!
因为买了便宜货,会整天担心质量好不好,安不安全,对娃有没有危害,不买就会有内疚感!貌似买了更贵的之后,我们就会心安理得!满足自己“其实我也有能力给孩子更好的”这种“做更好父母”的虚荣心。
然而,到手之后的结果呢?
几千块的高景观车,并没有赢得娃的喜欢,完败于几十块的乡村风藤椅车,而且这款备受妈妈嫌弃的车车,却是奶奶们和娃的最爱,小区里好多孩子都坐,那个画风太辣眼睛了!
一群打扮的萌萌的潮娃,坐在乡土气息十足的小车里玩的不亦乐乎;方向盘玩具还没有几个矿泉水瓶子玩的久;除非关在围栏里,不然压根就不会在爬行垫上坐着,更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
自我反省,到底是娃需要,还是父母更需要?
很多人这么说,为孩子花钱是天经地义的,父母苦点累点是理所应当的。为人父母,不是为了孩子活是为了什么呢?赚钱不是给他们花吗?
我并不反对为孩子花钱,只是觉得要有个度,在合理的范围内。超越范围内购买,不是爱孩子,也不是爱自己的方式。
“牺牲”太多的父母,对孩子是种伤害!
不要觉得父母爱孩子是不求回报的,其实,潜意识里,大家都会有。尤其是为人父母最容易有牺牲精神,而牺牲的越多,想从孩子身上得到的回报就越多!
买了很贵的衣服,是希望孩子穿起来好看,保持一个萌萌的形象,所以,
“这件衣服这么贵,那么多沙子泥巴的,会把衣服弄脏,你乖乖待着好么?”
——孩子只有眼巴巴的看着小朋友们玩,失去了玩耍的乐趣。
花大钱给孩子报兴趣班特长班,初衷是孩子能掌握一门技能,陶冶情操,培养气质等等。
“妈妈省吃俭用去给你报的班,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你怎么这么笨,学了这么久也学不会?”
——学习不再是件乐趣,而是种负担,不是为自己学,学好是为了达到父母的期许。
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眼熟?就像我们以前会听到的“爸妈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养大,你为什么不听话”一样。这其实是种道德绑架,每逢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不由自主的会有一种拿人手软吃人嘴短的感觉,不自觉的屈服于父母的想法,为了达到父母的满意而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自信、不自主、没有安全感等等心理创伤就是从这时候开始。
“牺牲”太多的父母,对自己也是种伤害!
那些啃老族都是怎么来的?翻看下成长经历,不管是家庭收入如何,父母往往是远远超出自己能力的去供给孩子,等到孩子长大就成了白眼狼,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了,觉得这个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后果如何呢?去偷去抢?威逼父母?断绝父子关系?父母往往是痛心疾首,悔恨自己没有好好教育好孩子,晚景凄凉。
到底怎样买才好呢?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购买,买的不心疼,用的不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