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本身特有的毒副作用
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是一分为二的,任何药物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耳毒性药物的毒副作用就是损伤听力引发耳聋。
药物选择不当
耳毒性药物中有许多是抗菌药,主要用于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对于病毒感染是无效的。有些医务人员只要遇到病人有发烧的症状,不管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统统要用抗生素,结果病人的感染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引起了药物性耳聋等毒副作用。
药物使用不当
对于细菌感染的病人,也应该先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选择针对适应症、对细菌敏感、不良反应少的抗生素。有些人用抗生素之前不作敏感性试验;有些人认为,注射青霉素类药物要做皮肤试验,嫌“麻烦”,图省事,一动就用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因为这些药没有规定要做皮肤敏感试验),结果许多人因此引起药物性耳聋。
耳毒性药物的剂量太大、用药时间过久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耳毒性药物不是绝对不能用,但是有些人的用药剂量太大、用药时间太长,使药物性耳聋的危险增加。现在已经发现,许多药物引起耳聋的情况与剂量有密切的关系。
不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现在临床上,多种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的情况非常普遍,这种做法有时能增加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合并用药的品种数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有些地方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耳毒性药物同时、先后使用,更增加了药物性耳聋的危险。
不管年龄、性别因素
实践表明,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容易受到耳毒性药物的损害。同时,幼儿的肝脏解毒功能、肾脏的排毒功能也不够完善。人到老年阶段,许多脏器的功能有所退化,肝脏的解毒能力和肾脏的排毒能力也有所降低。一些人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耳毒性药物时,不注意适当地降低剂量、缩短疗程,于是也增加了药物性耳聋的危险。
不注意病人的病理状况
大多数耳毒性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在肝脏进行解毒,经肾脏排出体外。有些人对于本来肝、肾功能较差的病人,在使用耳毒性药物时,不注意降低剂量、缩短疗程,这也有可能引发药物性耳聋。
患者自行买药、用药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应该根据病人的各方面情况认真地进行选择,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现在有些病人有病不上医院,不找医生,自己到药店里去买药服用,而大多数病人又缺乏医药方面的知识,这也增加了药物性耳聋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