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8/1/30
宝宝不爬直接学走路引担忧
导读:宝宝爬行,有的家长担心弄脏、弄伤宝宝的小手小脚,而不愿意让宝宝在地上“摸爬滚打”,也有家长为自家宝宝不爬直接会走也甚为担心。
宝宝爬行,有的家长担心弄脏、弄伤宝宝的小手小脚,而不愿意让宝宝在地上“摸爬滚打”,也有家长为自家宝宝不爬直接会走也甚为担心。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107医院儿科主任姜晓华,姜晓华从儿童保健方面给予了提醒:“多让宝宝爬行对健康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骨骼生长、刺激宝宝大脑发育,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11个月的宝宝不愿意爬 ,直接开始走路
家住幸福的姜女士,去年9月份生下了儿子辰辰,因为是第一个孩子,全家人谨慎的不得了,每一个细节都呵护的很到位。姜女士更是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孩子应该什么时候抬头,什么时候长牙,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姜女士都查阅资料,把重点写在本子上,并且按照月份去执行。可能是姜女士很用心的缘故,辰辰长得虎头虎脑特别壮实,“5个月不到辰辰就长牙了,不到6个月就会坐了,肢体发育也都很达标,每次做儿保,辰辰的身高体重都是同龄里出类拔萃的,我特别欣慰。”正当姜女士为自己的成功育儿感到满足时,一个问题出现了:辰辰不会爬!
“按照书本上的说法,孩子一般在8个月左右就会爬了,可我家孩子一点也不爬,到8个月的时候他能扶着东西站了,可就是一步也不爬,我一下子开始焦虑了。”姜女士说。
虽然妈妈为此很焦虑,辰辰却在“爬”上面没有任何进展。“他完全不爬,我把他放在爬行毯上,让他趴着,可他宁愿坐起来也不爬一步,我也用好吃的或者玩具引逗他,可就是不爬。”孩子很快过了8个月,还是一步也不爬,进入9个月时,姜女士发现儿子开始走路了,扶着东西或者扶着人走,“不让他走他就‘哼唧’着发脾气,拗不过他,就让他下地走。”在姜女士的纠结下,11个月的辰辰学会了走路,“他比一般的孩子走路早,可是一直没有爬过,我总觉得少了这个环节是一个缺失。”姜女士忧心地说。
爬行能锻炼骨骼、刺激大脑发育
到底爬行能给宝宝带来什么好处呢?姜晓华说:“爬行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但对宝宝成长的作用,却不容小觑。”首先,在爬行时,宝宝需要将头颈抬起来,胸腹离开地面,用四肢来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使得宝宝的胸、腰、腹、背及四肢的肌肉得到锻炼,进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为以后的站立和行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说爬行对孩子的骨骼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爬,不仅可以锻炼骨骼,还可以刺激大脑发育,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爬行能让宝宝更聪明”。“当小婴儿还在躺着的时候,视听所及范围相对较小。待宝宝可以坐着、趴着的时候,视听范围虽略有扩大,但能得到外界的刺激还是比较有限。待宝宝开始爬行后,他所接触和观察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从而激发了宝宝观察、了解外界事物的欲望。而且在爬行中,宝宝会寻声做转头、抬头的动作,同时还会观察到远处的物体,并为之作出相应的反应,通过这些感官的刺激,可以调动和激发宝宝大脑的积极性,对宝宝大脑发育和智力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姜晓华说。
锻炼骨骼、刺激大脑发育,能看出爬行确实对孩子有着很大的作用。姜晓华还强调说,同时爬行还能加强加强了大脑对手、足、眼等各个身体器官的协调性。“在‘摸爬滚打’过程中也锻炼了宝宝的意志和胆量,有利于其个性的培养,以及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
训练爬要从抬头开始,家长要增加趣味性
在做儿童保健的过程中,姜晓华经常能碰见咨询孩子爬行的家长,“很多家长都不明白自家的孩子为什么不会爬?其实是家长的引导不到位,给了孩子更多让他能一步到位的机会,孩子发现能走,自然就不会爬了,要想让孩子爬,要看家长是怎么引导的,要从训练抬头能力开始,循序渐进增加趣味性。”
姜晓华表示,首先,要让宝宝多趴趴。爬行需要宝宝胳膊、腿、手、脚、颈等部位的互相配合。因此,在宝宝出生后至3个月内,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宝宝抬头的能力。训练时可将宝宝趴卧在铺着垫子的地面上,然后将宝宝的胳膊放在身子底下,将两侧小胳膊肘支撑起来,让宝宝多趴有助于增强其手臂肌肉的力量,为以后学习爬行做好准备。“帮助宝宝学会爬行,让宝宝俯卧在床上,爸爸妈妈用手掌顶住他的小脚板,这时宝宝就会自动蹭着爸爸妈妈的手往前挪动。开始的时候,可能宝宝的整个身子还不能抬高,大人可以从旁边扶住他的身子助其前行,等他够力气手和脚可以匍匐前进了,父母就可以只扶住他的身子让其自行往前挪动,再慢慢等宝宝能逐渐将胸部、腹部悬空,并学会了用膝盖和手掌一起协调爬行时,爸爸妈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爬行了。”姜晓华说。
另外,家长还可以给宝宝增加爬行的趣味性。爬行的时候,可以在客厅一角或房间的地板铺上地垫,然后在宝宝前面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引诱他爬过去抓,待其爬行的能力提高后,家长可以让他尝试不同的爬行方法,如改变方向爬、转身爬、斜面上爬上爬下,从障碍物上面或下面爬过、爬台阶等。“总之,爬行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要鼓励孩子多多享受爬行的乐趣,但在爬行过程中,也要注意盯紧孩子,做好安全防范,以免造成伤害。”
育儿小百科:
1岁以内吃手不要阻止, 2岁后吃手家长要干预
都说婴儿阶段吃手是开发大脑,可吃手是不是也应该分年龄段,比如3岁的孩子还吃手,是不是也属于开发大脑呢?
姜晓华告诉记者, 吃手不过是宝宝一种十分正常的行为,研究发现,孩子吃手是阶段性发育的结果,和孩子的喜怒、运动一样自然。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口欲期”,并认为吃手这种行为是婴儿学习的特殊行为。婴儿触摸和舔东西的时候,可以体会到冷、热、硬、软等不同的感觉及不同的味道。这种感觉刺激不断被大脑记忆,婴儿从经验中认识了真实的物体。这种经验积累得越多,日后孩子的感觉越敏感。“1岁以内的孩子吃手是智力发展的信号,一般2—3个月宝宝就开始出现手的动作;再就是对于宝宝来说,把手放进嘴里也是一种满足感,他感觉有安全感,并且很快乐,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
姜晓华说,婴儿吃手是了解世界、感知世界的最佳途径。只要注意保持他们小手干净,“吃手”本身并没什么大的害处,就让他们去“吃”吧。当然如果宝贝已经大了,2岁以后还吃手那家长就要干预了,因为这样就不是正常范围了,而且2岁后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多,细菌也多,吃手就很不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