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宝贝学步行走的四阶段该怎么把握?

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8/16

宝贝学步行走的四阶段该怎么把握?

    行走,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学动作。行走,对孩子意义重大,当他第一次尝试着迈出第一步时,就开始走向个体的独立了。可以说,孩子行走能力的发展促进了独立性的发展。

  学步行走4 阶段

  第1 阶段孩子11 个月左右,这个阶段他能够扶着床、桌子等支撑物站起来,甚至还能离开支撑物独自站立一会儿,这意味着他已经具备了独自站稳的能力。

  第2 阶段孩子12 个月左右,这个阶段他能够一只手扶着支撑物,甚至一双手离开支撑物,蹲下来拿东西,然后再自己站起来,这说明他已经到了学习走路的最佳时期。

  第3 阶段孩子13 个月左右,这个阶段他能够尝试着用手扶着墙壁、床、桌子等支撑物一点点向前挪动,或是让身边人拉着一只手慢慢向前迈步。

  第4 阶段孩子14 个月左右,这个阶段他会大胆地摆脱一切束缚,把身体重量都放在双腿上,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当然,要确保他的安全。父母要认识孩子学步的过程。只有提前了解这个大致的过程和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训练,从而为他的行走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殊表现:喜欢走不平、脏乱的路

  当孩子学会走路后,腿和脚的功能已经渐渐被唤醒了,所以接下来,他就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用脚探索的欲望。而且,在他眼中,越是不平、脏乱的地方越有意思,越能激起他去探索腿脚功能的欲望。

  对于正处在学行走的孩子来说,他喜欢走高低不平的路,喜欢踩那些小水坑,他需要通过这些看似“顽皮”的行为来增强腿脚功能,来寻找地面对脚底的刺激。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尽情释放用腿和脚探索世界的欲望。当然,安全是前提。

  不用担心孩子会跌跤

  孩子在探索脚腿功能的过程中不跌倒几回,几乎是不太可能的。跌倒了也没什么可怕的,即使磕破点皮也会很快愈合。经历了“跌倒”,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如果他在应该“跌倒”的年龄没有跌倒,那么他很可能会在不应该“跌倒”的年龄跌倒。

  如此一来,孩子很可能会承受更大的痛苦。此外,孩子跌倒后,父母不要一直问“宝宝,疼不疼”“摔疼了吧”,更不要把他跌倒的责任推脱到别人或某个障碍物上,不要急于去扶他,而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对他说“没关系”“自己起来”!让他从小就学会坚强,学会为自己负责。

  不干涉孩子走脏、乱、差的路

  当孩子走脏、乱、差的地方,或在小水坑里踩,难免会把衣服弄脏。这时父母不能以此为理由而拒绝让他去探索。衣服弄脏了可以再洗干净,而成长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要满足孩子的行走探索需求。

  慎给孩子穿会响的鞋子

  会响的鞋子会提高孩子走路的兴趣?其实,孩子天生就具有学习走路的兴趣,不需要借助外物。在学走路或刚会走路时,他在用脚去感知地面,鞋子刺耳的响声会搅乱他的心境,甚至会损害听力;

  由于发声设备一般装在鞋后,容易让孩子走路时先将脚后跟使劲着地跺脚;如果一只鞋子不响,易让孩子走路一脚轻一脚重,甚导致跛行。所以,慎给孩子穿会响的鞋子,舒适的就好。

  特殊表现:对“坡”乐此不疲

  孩子从无力翻身到四处乱爬,再到蹒跚学步,是成长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学行走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会不知疲倦地行走,还特别喜欢上下坡,喜欢上下楼梯,喜欢滑梯,也非常喜欢商场超市里有坡度的扶梯。

  有个快两岁的男孩对带“坡”的地方非常感兴趣。每当爸爸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他都会要求到一条拱形的路上玩。

  对这个男孩来说,上坡虽然有些累,但相对比较容易,他不用爸爸帮助就可以自己走上去;下坡就略微有些难度了,他会紧紧地抓住爸爸的手,还会有意识地慢慢控制自己的身体,如果爸爸松开手,他就会踉踉跄跄地冲下去。好几次,他由于下坡的速度太快而摔倒了,即便如此,他还是愿意走带“坡”的路。

  上下坡是孩子的一门必修课

  学会了上下坡,孩子也就真正学会了走路。但这时,他还没有能力扶着栏杆爬楼梯。所以,当他遇到楼梯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俯身去爬,先用手大致判断上下楼梯之间的距离,然后再试着用脚来判断。即便孩子在走带“坡”的路或攀爬楼梯时摔倒了,他也乐此不疲。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第一,这是他对空间探索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他是在培养双腿这一行走工具,从而增强腿脚的功能。然而,很多父母总担心孩子会摔倒受伤,总觉得孩子用手扶地不卫生,便会阻止他:“太危险了,快下来!”“不可以爬楼梯,摔下来怎么办啊!”这样做,是很不理性的。

  事实上,孩子走带“坡”路或爬楼梯,不仅能探索腿脚功能,还能锻炼动作的协调性。如果父母经常阻止孩子,孩子就会非常厌烦,因为他的探索心理得不到满足,接下来他就会转而对疲劳特别“敏感”,可能还没走几步,就会要求父母“抱抱”。所以,父母要趁着孩子学行走的最佳时期,让他尽情地体验行走的乐趣。

  不要“替”孩子行走

  孩子走带“坡”的路,或爬楼梯时,有些父母出于安全考虑而选择“替”他行走——抱着孩子走。这样,孩子也许不会跌倒、不会受伤,但却会失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长的机会。所以,不要“替”孩子行走,而是给他行走的自由。

  要“和”着孩子的节奏

  孩子在学习走路时,走得比较慢,这时父母就要放慢自己的走路节奏,去配合孩子;当孩子学会了走路后,他就会不知疲倦、快速地走,这时父母就要加快走路节奏,从而跟上孩子的节奏。也就是说,父母要“和”着孩子的节奏走,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充分发展和成长。

  提供良好的感知环境

  孩子既然喜欢走带“坡”的路,喜欢攀爬楼梯,那么父母完全可以给他提供这样的环境,放手孩子去走、去爬。比如,专门带孩子走带“坡”的路,也可以让孩子走走小土堆、小沙堆,还可以主动带孩子走楼梯……

  Tips

  孩子在透过行走探索周围的世界时,也会遇到一些潜在的危险,但父母却不能因此而约束孩子的探索行为,要给他自由,让他通过行走去探索周围的事物。

  不妨给孩子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安全的环境:

  ● 把地面上或者是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的危险物品(剪刀、玻璃杯、热水瓶等)收好;● 给孩子穿上防滑鞋袜;● 用塑料纸、布等把尖锐的桌角、茶几角包起来。

  总之,对一切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都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