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8/4/9
父母盯得越紧,孩子越胆小! 有一组漫画挺火的,叫《妈妈们都有被害妄想症》。
讲到孩子一玩筷子,妈妈就想到有孩子扎到眼睛。
于是赶紧叫起来:“快给妈妈!”
孩子一爬单杠,妈妈就想到有孩子摔成脑震荡。
于是赶紧叫起来:“快下来!”
孩子稍一跑远,妈妈就想到走丢或被拐卖。
于是赶紧叫起来:“快回来!”
孩子一看到路上经过的宠物狗,妈妈就想到狂犬病。
于是赶紧叫起来:“离远点,狗会咬人!”
Caroline Paul曾在洛杉矶做消防员,
1500个消防员里,只有15位是女性。
她在“女孩的勇气”的TED演讲上说:
有朋友问她,
为什么自己的女儿总像一只受惊的小猫一样。
当她看到他的朋友总是对女儿说:
“当心!”“哦,不!”时她就理解原因了。
父母盯得越紧,孩子就越胆小。
好比我自己去做家庭亲职咨询时,
儿童心理学者就跟我们两个家长说:
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多做手工,
多运用剪刀……
一位爸爸赶紧说,他亲眼见到女儿把手指剪破皮,
虽然还没出血,但再也不敢给她用了。
而我,讲真,
3岁前,几乎没怎么给Jo摸过剪刀。
在幼儿园入园时写家长沟通手册时,
我居然曾舔着脸写:
“Jo是个动手能力不太强的男孩。”
想想看,我们有没有因为自己眼中看到的“危险”,
而限制孩子做这做那?
心理学者李雪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孩子出去玩,腿都被一捆绳子绊倒缠住了。
怎么挣扎都脱不开,两个孩子都哭了起来。
过一会一个孩子冷静了下来,
找到地上一个尖锐的东西,
用力磨断绳子跑开了。
而另一个孩子,看到同伴脱险,
哭得更厉害了,
因为他妈妈从不让他碰尖锐的东西,
他不会用刀子和剪刀,
只能哭着等人来救他。
李雪分析说:
孩子天然地处在认知学习当中,
他不会有事没事故意弄伤自己。
有过使用刀子体验的孩子,
被困住时他才会寻找似刀子的尖锐物品去割断绳子,
这是智力发展。
而只学习过刀子很危险这个结论的孩子,
是没有能力自救的。
只有体验过了,孩子的智力才会发展。
如果他们只是通过爸妈学到了一些结论,
他的智力没有发展,他发展的是恐惧和制约。
当然,并不是只有我们中国父母才有被害妄想症。
英国《卫报》就曾经做过一篇报道,
讲为什么英国孩子越来越胆小。
记者采访了一个叫Kiara的小女孩,
她说:“我妈说爬树太危险,而我爸就会让我爬。”
“如果我摔下来摔疼了,我会自己爬起来,笑一下就好了。”
可问题是,不管中外,
带娃最多的都是谨慎型的妈妈。
因此,国外的育儿专家和儿童心理学专家都建议,
妈妈们可以多尝试“Risky Play(玩挑战性游戏)”。
这样的游戏稍有点“野”,
可以带给孩子刺激快感,
却但同时又存在受伤、摔疼风险。
可别一听会“受伤”就先心理上拒绝,
看看下面这些游戏吧。
挪威皇后大学的心理学家Ellen Sandseter发表过一篇论文,
这篇关于“Risky Play”的研究从2011年发布以来就广受推崇。
她将以下6类游戏归结为“挑战性游戏”,
它们毫无疑问可以带给孩子刺激的快感和挑战极限的成就感。
看看,其实也没多刺激吧。
唯独危险工具这里,有的妈妈看到让孩子玩刀,
一定会有所迟疑,
宝宝万一割伤了这不是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吗?
那些对小朋友会造成永久性创伤的危险活动,当然要及时制止。
而risky play的精髓就在于,
教孩子怎么用刀,而不是怎么玩刀。
教孩子怎么去嬉闹,而不是怎么打架。
当宝宝刚出生不久时,恐高、害怕陌生人等,
其实是他保护自身的天性本能。
当他们获得一定安全感后,就会出现探索的倾向,
会出现比如爬高这种家长看起来很危险的举动,
其实是宝宝在学习克服恐惧。
周末我带Jo去爬一个轮胎爬架,
我发现孩子们不会马上就敢爬到最高点。
他们会一点点尝试,先爬上最低那几层,
回头看看,感受从高处向下看的快感。
等他们觉得自己有足够能力时,
才会再往上继续爬,风险控制能力也会越高。
可是这时候,家长在一边喊起来:
“小心点啊,慢点爬!”
孩子们又会有点畏首畏尾。
所以这时候,不如闭上嘴,
站在能保护安全的地方微笑着鼓励。
儿童心理学中有一句名言,叫:
“宁愿有受伤的身体,也要有完整的心灵”
(Better a broken bone,than a broken spirit)。
皮外伤只是暂时的麻烦,
学会如何跟风险相处却会令孩子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