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我是怎么毁了一个音乐天才的?

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8/4/2

  我是怎么毁了一个音乐天才的?幼儿园最近收到一个朋友寄来的一本书:马骏老师写的《音乐的力量》。看完真的是百感交集犹如万箭穿心啊!为什么?因为小时候请人看十一的星盘,说十一命中注定是吃音乐这碗饭的,那才华,竖着也是可以溢出来的。然而此时此刻,我看看在旁边第99遍看成龙传记第100遍听叶丽仪(必须叶丽仪,周润发的都不行)的《上海滩》的11岁的十一,不禁悲从中来:说好的音乐才华呢?你倒是晃一点出来让为娘长长眼啊!

  对于我们这些70后的妈妈来说,就像罗振宇说的,音乐和美术就是无法逾越的两个大坑啊!那个时候,别说什么艺术启蒙,即使你有这个天赋,也得扼杀在摇篮里,当然我们也根本连发现是否有天赋也做不到——我们的音乐课,就是教唱歌;而在我们的家里,只能听到流行歌曲,你就会以为流行歌曲就是音乐的全部。记得高中的时候第一次听到钢琴曲《献给爱丽丝》,瞬间热泪盈眶,只有这么优美的音乐才配得上我满满的少女心啊!然而为时已晚。

  20多年后,看见身边很多妈妈疯了一般地去学古琴和油画,我不厚道地笑了:这是在补童年的巨坑呢!

  当然有一个反例,就是多余妇女界的网红李狗子,每每我提议也去学学什么乐器或者让孩子去学学什么乐器的时候,她就一脸痛苦:不不不,我是拉过7年小提琴的人,我从此绝不会再动它一下,当然,我儿子也别想动它!

  想想李狗子毕竟也是出生在北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这么傲娇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我怀孕的时候,还是做过一些胎教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莫扎特……但后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莫扎特,即使大人听了效果都不很明显,别说在肚子里一会儿蛙泳一会儿仰泳的那个小蝌蚪了。

  这个研究成果我是信的。我也可以算是研究成果之一。

  《最强大脑》的导师DR.魏也有类似的观点:宝宝听莫扎特,基本没啥用,但是家长带着节奏给宝宝唱童谣,是有作用的。我错了,我才不想给他听儿歌,什么“门前大桥下,游来一群鸭”……不不不,我们有知识有文化的女性是不屑于放的。而且,我更不可能自己拍着手掌给孩子唱儿歌啊——这也太幼稚了,这怎么能符合我的知性气质?所以,2岁的时候我给十一放的全是英文儿歌,哼!

  4岁的时候打算让十一学一门乐器,首选当然是钢琴,毕竟奶奶家有一台闲置的钢琴,节俭如我,嗯,你们懂的!但为了显得咱民主,我还特意用点读笔让十一认识各种乐器并听各种乐器的声音。

  我为什么不带着他上乐器行摸摸所有的乐器并听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我难道又做错了吗?

  十一沉吟半晌:必须选一个吗?

  我温和且坚定(当妈妈的必修):必须选一个。

  他很无奈:那就拨浪鼓吧!

  谁能告诉我,是谁把拨浪鼓归到乐器里面的?

  当然这不是我们放弃钢琴的唯一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那一年,我策划了一本茅为蕙博士的音乐教育书《孩子学钢琴,妈妈先上课》。那本书卖的很不错,但是做完那本书,我就彻底放弃了钢琴,对,是我放弃了。因为知道的太多了:孩子学钢琴,妈妈太苦了……

  5岁,十一独自唱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流行歌曲:《荷塘月色》!而且长达两年以来,那一直是他的最爱,没有之一!

  值得欣慰的是,之后十一的品位逐渐稳定,基本就是70后文艺青年的标配,比如许巍、汪峰、邓丽君、《夏洛特烦恼》中的所有配乐,以及幼儿园喇叭里放的所有歌曲。中间还穿插一首贝多芬的交响乐《献给爱丽丝》——这一定是遗传我!

  所以当有一次十一听到《菊次郎的夏天》配乐连连说好听的时候,我激动的热泪盈眶:十一终于走出了脱离庸俗的第一步。

  你们说,我还能不能信星座大师的话了?

  音乐在我心中一直是神圣的,我也相信当它与生命链接起来的时候,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质感。

  但是,事到如今——对了,《音乐的力量》我已经读完了,我发现这一切原来并不怪十一,而是怪我。马老师在书里的很多观点都在啪啪打我的脸:

  3岁之前,家庭环境很重要,尤其要净化孩子生活中的声音环境。这个环境不止指音乐,还包括语言。

  ——我错了,孩子3岁之前我不该老发火。孩子3岁之后就可以了是吧?

  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乐器培训(术),而是音乐教育(道)。3-7岁,是一个孩子音乐启蒙的最佳时机,“道”是孩子对音乐的理解、热爱和投入;“术”是方法,是想掌控音乐的必修。了解了“道”,“术”会更容易。

  ——这一点,我内疚的不是很厉害,因为终于上了幼儿园,幼儿园里就有一些音乐启蒙的课程,就会有一些20岁的小老师拍着手歪着头带领小朋友唱儿歌,虽然晚了点儿。但当我看到十一看着歪歪扭扭的五线谱就能哼出曲儿的样子我还是很欣慰的。

  而且!我终于明白李狗子为什么到现在都不想再拉小提琴了。因为她没接受音乐教育就直接接受乐器培训了,就像有些小孩没好好阅读就开始写作文了,当然写起来就非常痛苦了——瞧瞧我们(主要是马老师)搞教育工作的,理念是多么的一致,和马老师遥远地握个手。

  对音乐,要有敬畏。我们常常对自己想拥有的人、事、物缺少了敬畏之情,因为少了这份敬畏,我们大多会少额很多坚持和珍惜,坚持不下来就成了自然。马老师在让女儿弹钢琴的时候,会让她洗干净手,剪整齐指甲,因为弹钢琴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不是玩游戏,所以也不能轻易放弃。

  ——我又错了。看看十一1岁半坐在钢琴前玩钢琴的样子,我又内疚了。因为没有早点看到马老师的书,我毁了一个本来可以靠音乐吃饭的小朋友。希望你们别错过。

  TIPS:

  马骏老师是谁?

  70后,一位17岁孩子的妈妈,菲蓓尔儿童音乐品牌创始人。在儿童教育领域,率先提出音乐教育“术与道”的思考,是音乐启蒙领域的引领者,10多年来,逾10余万个家庭受益。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