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到底什么生物识别技术适用于儿童安全?

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8/2

  到底什么生物识别技术适用于儿童安全?

  慧聪安防网讯 近年来,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从大众熟知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DNA识别到看似高大上的虹膜识别、步态识别、声纹识别、静脉识别等等,不一而足。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到底什么生物识别技术适用于儿童安全?

  每隔一段时间,网上都会有人提议,建立新生儿指纹或DNA数据库,以防孩子丢失等危及儿童安全的问题。可是,指纹和DNA真的适合儿童安全领域吗?就此,我们采访了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

  14岁以下指纹不稳定

  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指纹识别早已经在消费电子、安防等行业中广泛应用,技术方面也在不断革新。专家指出:以上应用场景都是成人指纹,但并不适用于儿童。实验室研究与真实场景测试结果都表明:10岁以下的孩子很难采集到清晰可用的指纹。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指纹一直非常不稳定,直到14周岁左右,才能完全定型。“连指纹都采不到,还谈什么应用呢!”专家说。

  又贵又慢的DNA鉴定

  相较于指纹识别,DNA识别要稳定得多,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为了保证比对结果的准确性,常规做法是直接采集血液进行DNA比对。这样的采集过程对儿童来说,极易引起家长和孩子的反感和抵触。

  况且,DNA每次比对都需要重新采集样本,比对结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反馈,再加上昂贵的价格,导致其无法在儿童安全领域广泛应用。

  人脸识别只能作为辅助鉴别手段

  跟着人工智能一起火起来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儿童安全的呼声也很高。今年两会期间,百度公司CEO李彦宏就提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儿童走失的问题”,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一步提升儿童走失案件的侦破效率。

  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应用成本低,采集与比对过程也非常自然。

  但是,从误识率和拒识率的表现来看,人脸识别可以算是生物识别技术中的“差等生”。再加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本身就会让面部产生巨大变化,让面部识别注定只能作为一种辅助鉴别手段,无法独挑大梁。

  与之类似的步态、身态、声纹识别等,都绕不开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剧变,无法提供稳定准确的比对结果。

  虹膜识别“综合素质”最高

  人眼的虹膜在人的一生中都极其稳定,从婴儿胚胎期的第三个月前开始发育,到第8个月虹膜的主要纹理结构已经形成,且终生不变,更不会出现如指纹磨损、面容变化导致设备拒识的情况。即使是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他们的虹膜结构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根据最近发布的虹膜算法,虹膜识别单眼识别率已经达到了两百万分之一的精确度,双眼识别率更是达到了二十亿分之一的精确度。

  最关键的是,虹膜识别是唯一在技术上可以支持儿童全年龄段的非接触生物识别技术,且还兼具高精确、低成本、即时储存和输出结果的优势。

  今年4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在北京启动“互联网+儿童安全”公益行动,依托中科院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虹膜识别技术,建设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最适合儿童的高科技生物识别技术,提高失踪儿童被找回机率,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目前,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已经与湖北、贵州、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吉林、内蒙古、山东、广西、河北、山西、四川、重庆、福建等省份签订合作协议,将在这些省份陆续建立平台属地工作站,逐渐覆盖全国,为3亿儿童添加“虹膜安全锁”,给他们一生的安全保障。

宝宝啦微信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