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拽着外婆去买菜?是的。外孙多大了?3岁4个月。他懂买菜吗?他会拣自己喜欢吃的菜买。
信不信由你,这是事实。外孙拉着我上菜场,不光是凑热闹,菜场的热闹对他来讲,已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了,
宝宝主要是想亲自出马,为自己挑选爱吃的菜。小宝宝真的是认识一些菜,懂得点挑菜常识的。当然啦,这并不是天生的,是经过相当时间的熏陶培养出来的。而这种熏陶事出偶然:
当我外孙15个月大时,因为刚会走路,特别爱动,对什么都感兴趣,正处在最容易闯祸、最让人头痛的时期。居家过日子,外出买菜购物是少不了的。把这样一个小不点放在家里,任谁都没法放心。于是,我买了辆购物车,每天推着他去菜场、进超市。不曾想,“无心插柳柳成荫”,居然带出了个会挑菜的宝宝来。
“现场”传授加深印象15个月大的宝宝,放在购物车中是不肯安分的。我挑菜时,菜老板帮我把黄菜叶剥掉,宝宝则探出手去,把老板扔在一旁的菜皮给拾进塑料袋;我要扔了,他还不依不饶地哭起来,我只得无奈地将它们带回家。拣菜时,我把黄菜皮和新鲜的菜叶放在宝宝眼前进行比较,告诉他黄了的菜皮不能吃,并当着他的面扔进垃圾袋。一开始,宝宝又哭又闹,不让扔,数次之后,他有了“黄叶不能要”的概念,再去买菜时,他不是把黄叶拾进来,而是帮着剥掉了。
外出买菜,如果自顾自挑选,把宝宝晾在购物车内既不合适,也未免太委屈他了。我每买一种菜都要拿给宝宝看一看,告诉他这叫什么,怎样判断新鲜不新鲜。比如说吧,买黄瓜时,告诉他什么是本国黄瓜,什么是荷兰黄瓜,有光泽带黄花的新鲜;买土豆时告诉他新鲜的土豆皮很薄,轻轻一搓就掉下来,陈年的土豆颜色暗,皮搓不下来,芽眼发绿的,吃了要中毒,不能买;西芹粗大而脆,本地芹细而嫩;本白色的花菜和绿色的西兰花是同类不同品,就像家里哥哥和弟弟……时间一长,宝宝居然懂了不少。有一次,他突然对菜老板说,宝宝要买带花的黄瓜,你不要把发芽的土豆卖给我,那个有毒的。小宝宝说得有板有眼,让菜老板大跌眼镜,惊叹不已。
比较中加强认识宝宝的进步激发了我的积极性。我决定因势利导,把外孙培养成一个会进行比较、食谱宽广的小小美食家。
为此,我总是先想好一天的菜谱才去菜场购菜,而且边买边解说,对宝宝进行趣味教育。我既买鸡蛋也买鹌鹑蛋,既买鲫鱼也买鳜鱼;既把山药和百合作比较,也把冬瓜和白萝卜进行对比。这样做不免要多支出一点人民币,但可以收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可作形状、颜色、脆嫩度、滋味等的比较,让宝宝学会区分,提高判断能力;二是能让宝宝形成一个初步概念——菜的品种丰富,不同的菜味道固然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类的菜,因为品种不同,口感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加深印象,鸡蛋和鹌鹑蛋、鸡腿和鸭腿往往既同时买又同时烧。鱼和蔬菜,为了保证新鲜度,必须当天买当天吃,就把两种鱼或两种蔬菜同时烧出,让宝宝观看品尝。久而久之,宝宝能品出这是鸡蛋还是鹌鹑蛋,是黄瓜还是西芹,是山药还是百合。宝宝还知道,鸡鸭鱼的皮比肉鲜而且容易咀嚼,鳜鱼肉嫩而鲫鱼刺多,不会弄错。
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经过一年多时间跟随购买,我的外孙认识了不少荤素菜品,这也可以算是教育成果吧。但我觉得,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最大的收益是,通过这样的带教过程,让宝宝从认识形象,发展到品出滋味,再发展到样样都吃,养成了不偏食、挑食的良好习惯。有了两年的积累,宝宝的食谱大大拓宽,保证了基本营养成分的摄入,
健康状况越来越好。
及时纠偏不能忘宝宝毕竟太小,耍耍性子在所难免。有时一连几天盯住吃一种菜,有时玩心一重就连饭都可以不吃。在这种时候,我表现得极有耐心。当宝宝盯住一种菜吃时,我就跟他开玩笑说,宝宝在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很开心,要是宝宝肚皮里只有一种菜,没有伴,它会不开心的,我们给它送点小伙伴进去好吗?当宝宝玩得忘乎所以而无心进食时,就干脆不喂食,由他玩去,待他玩够了,感到饿了讨吃时再迅速地在15~20分钟内喂完。
现在,只要一看到我在拿钱包,宝宝马上就会拉住我的衣襟往菜市场去,而且会提出买什么菜的要求。买回来后还会帮助我拣菜,观看我如何烹制。自然嘛,吃起来也是津津有味的。本来,带着宝宝买菜是件苦事,没曾想别有收获。值!
文/吴渭莲
本文由《聪明宝宝》杂志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