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财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25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财商?培养孩子财商的方法有哪些?宝宝啦网小编为您解答。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人类固有的23对染色体基因,让孩子拥有和父母相似的五官和性情,但是可能很多人并未注意到,父母对金钱的概念和处理方式正通过生活细节和思维习惯变成孩子的第24条染色体基因,决定着孩子未来是否会理财。

  在摇摇车里就能开始

  优生学上,孩子的行为习惯在0至3岁已经形成,也已经完成了对事物的基础认知。除了认识钱,更多的衍生品,比如信用卡、账单、房贷、外币、股票、基金这样 的基础概念在0至3岁渗透到孩子的金钱认知里也很合时宜。孩子在这个时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父母是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第一任理财师,父母的理财观 念和习惯,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下外国很多好的儿童理财观念非常系统,但是没法在国内推广,最主要的还是人的意识问题。”在阳光理财培训师陈昱看来,中国儿童财商不成熟,关键问题出 在父母身上。“现在国内的父母本身财商也不是很健康,做父母的都是二十岁以上的人,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太快,很多人的思维和习惯系统还没有形成,注定这代人 是中国最缺乏财商的一代。”言不能传所以身不能教,父母对财商教育的不理解和不契合也势必影响他们教育和影响下一代。“这一代父母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钱是 什么、财富是什么,就被社会的大潮一窝蜂推向了股市和房地产”,陈昱说。

  好习惯胜过学知识

  财商智慧跟其他的专业知识不同,理财是一种思维习惯。如果一个家庭的年收入超过30万元,那么该考虑的就不是如何花钱,而是如何花对钱。“人和金钱的关系 存在很多方面,源于童年的映像”,陈昱说,“要让父母先学习好的理财习惯,而不是理财知识,然后才能影响孩子。”怎么看股票K线图远没有决定投什么的感觉 重要,这种感觉不是学来的,而是源自于孩子童年的思维习惯。

  “一个人对财富的认知从小时候就开始形成了,童年接受的心理习惯和认知会影响一生。”从陈昱的研究数据看,孩子早期的童年环境和行为习惯会影响到他十几年后在社会上的方方面面。

  比如带孩子去玩具商场买玩具这件事,不同家庭表现不同:A家庭妈妈去之前就说这次没钱,只看不买,孩子去了就看看; B家庭的孩子家长予取予求,要什么就买什么;C家庭妈妈开始不买,但孩子一哭闹,妈妈就受不了周围人的眼光,最后妥协买了。

  三种完全不同的选择会对孩子财商甚至性格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A家庭的孩子,会有物质压抑,自我价值感的认知非常低下,结交异性都会选择条件最低的那种,工作到了一定阶段就会莫名的恐慌,莫名的自卑感出现,即使是有 所成就,也会因为财富产生恐惧感和不安,他们往往都没有太大的欲望。另一种极端是物欲横流,也就是购物狂,通过消费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有多少财富都要很 快散掉,事业也很难成功。

  B家庭的孩子总是有强烈的满足感,但没有感恩的心,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孩子往往有特别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只能在单向行业发展,也很难与周遭交往。从小就感觉获得是理所当然的事,一旦失去,就无法接受,挫败感很强,情商也会很低。

  C家庭的孩子,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是通过一种情绪的宣泄得到的,持续的心理习惯会随之形成,对金钱和财富会有一种不健康的认识,也会用一种宣泄和对立的情绪对待财富。

  用实战培养理财经验

  系统的财商教育应该从七八岁开始,这样孩子到十五六岁的时候起码已经经历了一个经济周期。

  陈昱建议在孩子的成长期就要让孩子通过几次投资吃到甜头,也摔点跟头。要让孩子知道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权证、股票、基金,所有的投资关系都是一个买卖关系,这些作为基础常识,都应该在十岁之前让孩子掌握。

  “让孩子知道一磅牛奶多少钱,不如让孩子知道在哪儿买更重要”。到了十岁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人一万块钱比赛投资,通过一年,看看各自的收益。最初,父 母可以把孩子的压岁钱存进银行(最好是一个整数),让孩子记住这个数字,一年之后,带着孩子去取钱,让孩子知道钱变多了,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利息,就是“钱 生出的钱”。还可以与孩子玩一些电脑游戏,比如大富翁、模拟炒股、地皮升值等游戏,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初级的钱“生”钱观念。这样孩子们可以认识到“生 钱”的办法很多,而不同的选择和操作会决定“生钱”的多寡。

  财商毕竟是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心理成长也有自身的连贯性,如果想让孩子二十年后“有钱花”,已经不是给多少零花钱那么简单了,因为从父母“买牛奶”、“买橙子”的时候,财商教育就已经开始了。

  以上是小编关于“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财商?”的解答,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