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8/17
脸色的好与坏,实际上是父母情绪的好与坏。 美国的一所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用三年的时间追踪记录169个5—10岁的孩子。研究结果发现,夫妻关系不和谐,父母性格消极、阴沉、“没有好脸色”的家庭里走出的孩子患病率明显偏高。而情绪饱满,性格开朗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身体则不容易受到流行性疾病的攻击。可见这张“好脸”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有多大。
脸色的好与坏,实际上是父母情绪的好与坏。孩子们都是敏感的小精灵,即使不明显的负面情绪都能被孩子们捕捉到。相信不少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耐着性子给宝宝说半天的道理,宝宝就是不听,非得爸爸妈妈爆发了才能乖乖顺从。
这让爸爸妈妈产生了一种错觉:莫非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有理论根据的?如果我们试着让自己变成三四岁,走进孩子的内心,你会发现,问题不在父母的爆发,而在“耐着性子”。慢镜头回放,父母们就会发现,所谓的“耐着性子”,实际上脸上全是焦虑、不耐烦、愤怒。孩子们无法体察到这些“没有好脸色”的背后是对自己善意的关注,他们只能体会到爸爸妈妈不高兴了,这种体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方向感,所以他们一再的触碰父母的底线,以求明确的方向。这个时候,不如摆出“好脸”,平静而又坚定地对孩子说“这样做不可以”或者“我们必须要。。。了”。让孩子明确的接受信息。及时孩子不愿意,他也只能接受。
对待更小的孩子需要“好脸”吗?当然要!三岁以前是没有记忆的,尤其是会说话之前,对父母的交流没有太多的反应。父母们由此放松了“脸色”的要求。当着孩子的面就抱怨带孩子太累、房价太高、生活太艰难,与伴侣争吵,让自己的负面情绪一泻而下。殊不知,小宝宝们虽然不会表达,但是他们会用眼睛观察,会用大脑记录,然后变成自己的潜意识。
以某种形式在心灵中刻下烙印。心中有花,看世界开满鲜花,心中布满乌云,看世界也不会充满阳光。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切记每时每刻给孩子一张“好脸”,让孩子记住这个世界的美好、记住父母对他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