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6-13
遇到孩子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导读:孩子到了两三岁后,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经常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如果家长轻易妥协,就会使孩子尝到“甜头”,以后更会用哭闹来“要挟”家长。一旦遭到拒绝,就大声哭闹,直到妈妈心软答应为止。那么,遇到孩子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妈妈们总是盼望宝宝快些长大,可当宝宝从小婴儿长到两三岁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经常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比如早起不想上学、睡觉前哭着吵着要吃糖、逛商场看到玩具就要买、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等等。这时候,家长们通常是手足无措。直接拒绝吧,孩子会哭闹不止;答应孩子的要求吧,会让他尝到“甜头”,以后更会用哭闹来“要挟”家长。
那么,遇到孩子无理取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适当共情
有时候,孩子明明知道自己不对,却无理取闹,其实是情绪的宣泄和表达。这时家长就没必要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跟着生气,只需要及时回应,帮助孩子把感受说出来,不管对不对,去求证就是了,孩子很简单的,都会直接反馈。然后家长再给予适当的共情就好了。
比如,暑假后的第一天,孩子赖在床上不想上学。也许他知道,自己必须去学校,但他也不过是在表达感受。这时候,家长可以安抚孩子,表示自己理解他的心情,大人放假久了也不想上班,但是一定要坚定必须上学的决心,不过可以允许孩子再多躺两分钟,两分钟后必学起床。
大多数时候,共情无疑是建立良好沟通的第一利器,然而共情的度很难把握,一不小心就会过度。很多父母懂得共情,却常常忘了要适可而止,结果共情变成了可怜孩子,导致问题没有解决,孩子反而变本加厉,哭闹得更加厉害。
共情不是同情,更不是怜悯。共情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受了伤,这对你来说是很大的困难,但我会帮助你度过难关。”而怜悯传递出来的信息则是:“你很可怜,你不应该遭受这些,我为你感到不公,我愿意为你承担痛苦。”
共情是就事论事的态度,而怜悯则是无原则地可怜人。所以,家长一定分清楚共情与同情的区别。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转移注意力
当共情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家长不妨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渐渐忘记自己的要求。
比如,孩子睡前要吃糖,共情不管用时,家长可以改变一下策略,用游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询问孩子想吃什么口味的糖,然后变魔术般地晃动双手,最后将托着空气的双手送到孩子面前,再假装咬上一口,并不忘附上夸张的表演,相信孩子都会不自觉地跟着家长玩起游戏来。
或者在孩子刚开始哭闹时,家长就把他感兴趣的东西放在他身边。比如,他爱玩的玩具、爱看的书、喜欢的乐器等。家长放下东西后就离开,孩子哭闹一会儿见没人理他,转眼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注意力很快就会被这些东西吸引,投入地玩起来。家长“搭台”,孩子“唱戏”,能顺利地将注意力转移。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别只想着怎么让孩子停止哭闹。想办法让孩子开心起来,才是更好的办法。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能既开心又难过,在孩子哭闹时用另一件事让孩子开心起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冷处理
夏天里,孩子经常会为雪糕发狂。说好只能吃一个,有孩子会遵守约定,吃完不再想,有孩子就不干了,狼吞虎咽后还要另一个,家长拒绝后,就哭闹不止。
如果给予和共情和转移注意力都不行,家长可以试试冷处理,在确认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走到离他较远的地方,不理睬,任由他哭闹。哭够了,他就会平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受欢迎,得不到关注和关爱,以后就会逐渐减少这种行为。
采取冷处理、不理睬态度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以暴制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自己生了气还伤了孩子。如果孩子是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最好先把他带离现场,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有的时候,孩子的哭闹是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这时家长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他就会觉得没意思,停止哭闹。家长的冷处理,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有权利发泄自己的情绪,你也有能力自己处理这种情绪。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孩子:挑战》一书中说:孩子对大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如果我们可怜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自悲自怜的理由。当孩子自悲自怜的时候,他的痛苦就会加倍,因为这时他不用积极想办法去面对自己的困境,而是越来越依赖于他人的怜悯,非要等人安抚才能好起来。
做父母,难免要不断地与孩子“斗智斗勇”,其实招数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耐心和时间,去深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看见孩子的需求,俯下身来,认真地感受和倾听。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招,都要求家长保持冷静平和的态度。
至于采用哪一招更管用,就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当时的情景、自己的心情灵活使用。有时候可能一招就搞定,有时候可能用尽浑身解数都不管用。总之,父母与孩子,就是在不断的出现问题,又不断的解决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也许这些招数慢慢的都不再管用,但不变的,是父母爱孩子的那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