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中日都是应试教育为何日本的效果好?应试教育与诺贝尔奖的关系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16

  至于应试教育或者填鸭式教育和所谓“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证明这种论点的材料,用鼠标和触屏驱逐了键盘和按键的乔布斯有天才的创造力,但是在他过世之后,那些和他大致相同教育背景的苹果公司的接班人们就再也没有了创新,所以说有些能力仅仅是天生的,和后天的教育没什么关系。

  很多人对诺贝尔奖有一种误解,一说诺贝尔奖就是爱因斯坦,一说爱因斯坦就是广义相对论,就是质能方程E=mc²,似乎诺贝尔奖得主就是成天坐在那儿瞎想,最后琢磨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程式的主。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就是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抄上一遍都是苦活,而真实的诺奖工作中又脏又累又危险的多的是。

  有人曾经把学生做题和做科研做过一个比较,结论是:“除了做题知道肯定有一个答案,而做科研不知道有没有答案之外,两者其实是一回事,而且使用的方法也大同小异。”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不会窒息创造力,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被“题海战术”所训练出来的耐心和体力,还真不容易完成科学研究呢。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发现一个什么规律或者是找到一个正确的结果,确认一个错误的方法也是科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看几个诺奖的实例吧,2002年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小柴昌俊教授的工作是通过超级神冈探测器验证了同时得奖的戴维斯教授提出的中微子质量与理论值的差值,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戴维斯教授的工作要更加高大上一些,但其实上小柴教授的工作更加艰巨,光建造这个“超级神冈探测器”的工程问题就是几乎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所以诺奖委员会把奖授给了他们两个人。2010年的化学奖是授予发现“根岸偶联反应”的根岸英一教授等三人,简单地描述他们的工作过程就是在已知的试剂中筛选出一个最合适的出来,与其说需要凭空而来的创造力,不如说更加需要对枯燥的重负劳动的忍耐力。2014年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蓝光LED也是这样,基本上已经知道了方向,也知道实现的不同方法,剩下来的就是咬定一个方向,考验的是耐久力和工艺经验。2012年得到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的山中伸弥教授的iPS细胞也还是这样,就是在不同的组合中寻找出那个可能的组合,与其说创造力,不如说是运气。

  更重要的是,以上这些诺贝尔奖得主还全是臭名昭著的“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怎么办?轻易地断言应试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的那些人能不能休息一下?

  至今为止中国确实还没有得到过诺贝尔理化医三奖,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不是原因的还就是经常受到反智主义者指责的“应试教育”。

中日都是应试教育为何日本的效果好?应试教育与诺贝尔奖的关系

  以上是小编关于:“中日都是应试教育为何日本的效果好?”的介绍,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baobaola.com)。

上一页  [1] [2] [3]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