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9
只是很遗憾的,许多成人在引领幼儿接触他第一次遇见的人时,会忽略掉幼儿的这个观察,这道「安检」过程。更让孩子担心的是,他还来不及反应,这个陌生人,就会靠他很近,摸他的头、拍他的脸。雪上加霜的是,在错愕下,自己心爱的爸妈(主要照顾者)还责备他「小孩子不能没礼貌、害什么羞嘛、不听话、让大人丢脸……」。在这几重因素下,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感觉和想法重要吗?大人怎么想,小孩也该立即这么想;大人认为要有礼貌、见人就得嘴巴甜的叫人、打招呼,那小孩也该立刻这么做。孩子会认为不这样听话,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吗?
三、罪恶感的建立
在幼儿的成长旅程里,他们会碰到一个成长上的难题:罪恶感。它与幼儿「好奇、主动探索」的热情,紧密相连。
当自己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这锅里有什么?去试探我这样做,他是不是就会这样反应?这种种试探的结果,却也可能打破某样东西,或惹毛了哪个人,与成人的意愿和秩序相左。于是孩子会愧疚自己让大人生气,把「自己不好」这样的罪恶感加诸在自己身上。
同样的道理,当幼儿因为需要时间去观察陌生人,却得不到认可,又听见成人一再说自己无礼时,他会产生罪恶感。一则可能孩子觉得愤怒,反而不去做;二则也可能孩子觉得自己太差劲,就不得已顺从了。不管是绝不依从或暂时顺服,两者都忽略了孩子个人的想法和情感,也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反抗不依,自己不好;依样顺从,也因为自己的感觉有错,还是不好。
以上是小编关于:“家长以羞辱为手段的幼儿教养会有哪些危害?”的介绍,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baobao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