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6
回避型人格
成年后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对方之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
类型二
☆儿时:父母缺乏耐心
★ 成人后:追求型人格
对独立的恐惧
儿童时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
追求型人格
成年后
“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他们害怕被抛弃,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自己。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很少抱怨生气,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对方不高兴。可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并不讨好,而是使对方感受到窒息,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
3
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在3~7岁内,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跟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这个阶段容易形成以下三种类型:
类型一
☆儿时:父母爱批评
★ 成人后:古板型人格
对羞辱的恐惧
儿童时
很多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经常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死了!”。。。。。。于是,孩子的人格就会分裂: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因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了它的存在。
古板型人格
成年后
刻板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个与他性格相反的异性作为伴侣,即我们常说的“性格互补”。但是这些性格特征很快就成为配偶痛苦的源泉。要不了很久,他就会开始不断地挑剔对方的毛病,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在恋爱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
类型二
☆儿时:父母经常否定
★ 成人后:顺从型人格
对被忽视的恐惧
儿童时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游戏认为是幼稚可笑,不屑一顾,更不会对孩子在有些中扮演的角色给与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从不参与孩子的游戏,不给予肯定,结果,孩子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为使他们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顺从型人格
成年后
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人后常常会抱怨,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情感,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情感,而不敢成为真正的自我。他们总是在察言观色,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是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他们最怕被忽视,不被关心和关注。他们总是努力地讨好和取悦对方,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会得到关注、爱和幸福。然而无论对方给与他多少关注,他仍然在抱怨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爱,或没有被承认。
类型三
☆儿时:父母经常打击
★ 成人后:妥协型人格
对竞争的恐惧
儿童时
有些父母总喜欢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多聪明,xx多优秀。”这样的教育会让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的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艺。”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为了避免失败或批评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了不满或敌意,而且常常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别人的失败。他们缺少同情心和良心。他们回避一切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
妥协型人格
成年后
这些孩子长大后,如同他们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参与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当面奉承但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或用手段贬低和破坏别人的名声和形象,使别人痛苦而从不自责。他们在恋爱中表现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消极抵抗,或通过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他们总是指责对方太要强:“什么都要听你的”“你什么都要占上风”。总是抱怨自己被控制,自己的能力不配对方承认。
以上是小编关于:“人生最初7年妈妈决定孩子未来性格和婚恋观”的介绍,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baobao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