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9/29
给孩子买了新玩具之后,包装是你拆的还是孩子自己拆的?是你让孩子拆的还是孩子主动拆的?也许你会说:只要熊孩子能知足、别整天闹着买玩具,谁拆的有什么关系?
但是如果你有过这样的困惑:一个原本以为孩子很喜欢的玩具,他却三分钟热度;有时孩子三分钟热度,有时却对一个玩具好久都不腻……那么下面这个简单的心理效应,也许能让你有所启发,也更能让孩子从玩具中受益。
女儿2岁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让她多接触一些益智玩具。在她3岁的时候,有一次我给她买了一个新的拼插玩具,三十多个零部件全部插在一起,不仅考验小手的精确性,还需要调用大脑的协调性。颜色也非常好看,属于女儿特别喜爱的一类玩具。
果然,我把玩具拿回家后,她就迫不及待得打开、马上就开始玩了。我故意装着不看她,任由她一个人鼓捣。
玩了大概20分钟,虽然她已经拼好了很多块零件,但却不知怎样把它们完整组装在一起。看到她的劲头有点下降了,我就给她示范了一遍,并鼓励她继续尝试。
但女儿听着我的指导只拼了一小会,就跑去玩其他东西了。我更没想到的是,原本女儿挺喜欢的一个玩具,之后竟再也没动过。
一开始,我也暗自抱怨过女儿对玩具的“三分钟热度”,但同时,又隐隐怀疑是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她兴趣的下降。因为我慢慢发现——
只要是我有意识教女儿“怎样玩”的玩具,她的兴趣都不高;但当我不告诉她怎样做时,她玩玩具的专注时间往往很长、而且很有持续性。
当我买了新绘本,主动要求和女儿一起看时,她通常很快就跑开了;如果我只是随意放在沙发上,没多久她就会注意到,而且专心地翻看很久,有时还会把本子上她认识的东西讲给我听、并叽叽喳喳地让我给她讲她不懂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后来,随着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我才找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越界」——
关于这一点,美国教育家约翰·霍特在《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所有孩子都渴望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掌握和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当他们发现自己对世界失去掌控能力时,就会感受到某种程度的危机感和恐惧感。”
怎么理解这一点呢?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当你努力解决一个难题,虽然稍微有点受挫感、但仍然下定决心要坚持解决它时,有人却没有询问你的意见,就直接插手帮忙了。这时你心里是不是多多少少有点不自在呢?
这是因为「控制欲」是人天生的本能,但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心理边界」受到侵犯时,就会出现羞恼、愤怒等表现。正常范围的「控制欲」和一定的「心理边界」是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重要能力。
如果大家细心留意过,就会发现:生活中那些表面越强势、越喜欢控制他人的人,实际上在自我的某些方面,一定有着深深的失控,比如工作不顺、在家里说不上话等等。对他人的强势、控制,不过是为了缓解「失控感」带来的焦虑、自我挫败……
对孩子来说也一样,重点并不是“拆包装”这个动作本身,而是让孩子感受到:他对自己的玩具是有「控制权」的,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开发探索它的玩法、可以自主决定要不要送人……
当我们自以为热心、善意地去帮助孩子时,实际上他们接收到的往往是“我不够聪明、无法独立完成这样的事情”的暗示。
何况面对他人轻易解决自己非常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本身让人非常沮丧。孩子内心自然会失去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与其说是反抗,不如说是他们启动「心理防御」的一种方式。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孩子对一个玩具的探索欲望、让他们从玩具中受益更多呢?那就是——不去教他,让他自己发现答案。
虽然孩子没有办法像我们一样,很快掌握某种事物的规律。但这只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还陌生,他们需要探索其中的奥妙。就像大卫·霍金斯说过的那样:
“在孩子真正理解之前,他们一定都会在‘物质’和‘领悟’那条线上来来回回跨越很多次,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他们跨越那条线。他们必须自己越过去,被推过去或拉过去都没好处。”
同时,大量科学研究早已表明,儿童的大脑在很多层面上,甚至比成人的大脑强大得多(比如快速掌握一门语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允许孩子思考、不打断,他们能探索到更多非常重要的东西。
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思维活动时,一定要耐得住性子,控制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静静地跟着他的思考,去理解他心理视觉,看看孩子眼里的童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