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丫丫 来源:新浪博主孙云晓 时间:2017-3-25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一个自由人不应该在被迫的情况下去学习任何事物。”因为“强制的学习不会在心灵里生根”。
美国瑟谷学校(Sudbury Valley School)创办办人格林伯格博士也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一个人必须先有学习动机,然后运用各种感官、肌肉筋骨以及各种脑内思考来学习。只要他自己真的爱学,整天学个不停,一点也不嫌累。”
兴趣是最持久的学习动机
我们先来看两个学生在写作文时的不同表现:
小雪不喜欢写作文,她写作文的唯一原因是:考试时写出高分作文,能帮助她提高成绩,实现她上重点中学的梦想。
阿木一直爱好写作。写作能帮助她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阿木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她认为写作对她将来当一名杰出的记者非常有用。所以,阿木经常在博客上更新文章,并与网友交流写作技巧,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
两个孩子的学习动机明显不同。小雪表现为外部动机:她写作文的行为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写作本身无关。受外部动机影响而学习的孩子,可能想获得好的分数、赚钱,或者获得由成绩带来的认可。他们被激发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是把这项任务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为目的本身。受外部动机驱动的孩子,他们学习常常是为了:
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竞争
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将来找到适合的工作
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报答父母的爱
将来造福社会
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
得到老师的重视
让别人看得起自己
怕父母指责或惩罚
考上好学校
能挣更多的钱
相反,阿木表现出内部动机:她写作的行为受到自身因素的驱动,这些因素蕴含在写作中。具有内部学习动机的孩子,他们可能非常热衷于某项活动或学习任务,因为学习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帮助发展一项他们认为很重要的技能,或者把它看成一项非常重要而正确的事情去做。具有较高内部学习动机的孩子,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活动中而忘记时间,完全忽略其他的事情。具有内部学习动机的孩子,他们经常:
感到学习的快乐
喜欢所学的科目
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
兴趣即是内部动机的一种表现。孩子们在从事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时,会体验到相当积极的情感,比如愉快、兴奋和喜爱等。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会对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乐意完成分配的任务,渴望学习更多的课堂知识,更有可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也更有可能取得高水平的成就。相反,具有外部动机的孩子,他们可能不得不被动地去学习,进行肤浅的思考,通常只对简单的任务感兴趣,只要求自己达到最低的学习标准。
孩子们经常同时受到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双重影响。这未必是坏事。外部动机激励一些孩子努力去获得高分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掌握了学校的课程。但兴趣最终决定着孩子学习行为的持续时间。它可以激励孩子寻找所学知识的意义,并学以致用,离开学校之后,他们也会继续享受阅读和学习的乐趣。发现、保护和发展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父母的责任。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兴趣
有的孩子对昆虫感兴趣;有的孩子对太空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芭蕾感兴趣;有的孩子对画画感兴趣……孩子们的兴趣如此多样,丰富多彩,令人欣喜。但如果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看重的“主科”——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一项都不感兴趣,父母也许就要着急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经常很兴奋并渴望在学校学习新事物。但在三年级以后,他们对学习的内部动机会逐淅下降。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意识到高分对升学的重要性,导致他们更努力地去获得高的分数,外部动机增强了,内部动机减弱了。有些孩子可能不适合某位老师的教学方式,甚至不喜欢某位老师,因此对他教的科目也不感兴趣。有些孩子可能某科基础太差,因此学起来有困难,渐渐丧失了兴趣。有些孩子因为父母期望过高,要求难以达到,所以对自己失去信心。另外,学校的活动可能单调、重复而枯燥,孩子们也会不喜欢。父母可以通过观察、与孩子聊天、与老师沟通等途径,分析其中的原因。
父母们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兴趣往往是其禀赋或潜能的体现。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们身上存在着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他认为,有些人热衷于写作,容易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有些人擅长演奏动人心弦的乐曲,表现出音乐的天赋;有些人能够轻松而优雅地完成体育动作;有些人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特长与追求有着深刻的领悟;有些人则具有领导才能,能够成为一群人的榜样与楷模;也有的人对自然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他们乐于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美妙而令人惊奇的自然规律。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和不同的智能组合。多数孩子能在一两种智能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但没有一个孩子能在所有的智能上都表现出色。
孩子的禀赋就像是海底的宝藏,等待父母去发现。对数学没兴趣的孩子身上,可能蕴藏着科学的种子。明智的父母既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更要明白扬长补短的道理,让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得到充分认识、肯定和欣赏,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和帮助孩子将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使他们的弱势领域也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本文摘自孙云晓 赵霞著作《培养学习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