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儿童将3岁玩伴扔入粪坑致其死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18

 专题《女孩摔婴:真有天生罪犯吗》中提到过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的社会需要“危险人格评估”,在分析具体的心理历程中,发现问题后还要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比如在某些国家,如果发现家庭出了问题,父亲吸毒,母亲改嫁,孩子无人管或具有暴力倾向,这时候社会就会启动评估机制,决定是否干预这个家庭。而干预家庭不只是为了帮助一个孩子,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全。

  显然,对于小敏这样自己长大的孤独孩子,需要干预。事件发生后,小敏的一些生活细节被暴露出来,说明她早就需要心理干预。像是她至始至终都很冷静——就在大家到处寻找琪琪时,小敏和其奶奶也在现场。小敏表现得异常冷静,看不出任何破绽。甚至还像模像样地描述她最后送琪琪回家的路线,并轻描淡写地说,“我说抱她回家,她还在我手上咬了一口。”

  而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给予子女连续的、均匀的爱,并且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所谓挫折教育也不是“棍棒”,而是告诉孩子,大人们爱成功的他,也同样爱失败的他,所以要学会接受那个失败的、负面的自己。这样孩子们才能有开阔的视野,不会在一件可能外人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钻牛角尖。父母也需要学习乃至辅导。

  在家庭教育很失败、干预不够的情况下,恰当的学校教育这时候很有用

  在“精神上的留守儿童”这样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谈不上,尽管人们呼吁了很多遍要干预、要干预,可似乎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时候,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上文提到,自控力是预测犯罪的一个关键因子,而在小敏、药家鑫的问题中,一个重要的个人特质就是自控力低?这时候怎么办呢?当然是通过培养来改变。1969年开始,美国教育学者开始在小学进行一种叫作好行为游戏(the Good Behavior Game)的实验。老师和学生确定希望改进的行为,而后设置标准和奖品,以分组对抗的方式进行游戏。最后扣分扣得少的组别获得胜利。这项制度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因为利用了他们的相互竞争心理和同龄人的互相影响力。而在一些对于贫穷家庭的实验就发现,这个实验让人的自制力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并且影响甚为长远。类似的办法还有不少。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如果拖到孩子都到了青春期了,才想起来培养自控力,很难很难。

  以上是小编关于“反思儿童将3岁玩伴扔入粪坑致其死亡!”的解答,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

上一页  [1] [2] [3]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