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测试孩子安全意识,有的被“骗走”有的智斗陌生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11

  记者测试孩子安全意识,有的被“骗走”有的智斗陌生人宝宝啦网小编为您介绍。

  学校:安全教育要更加强“实战”

  一个孩子被陌生人“骗走”。刘江瑞 摄

  一个孩子识破记者身份逃走。刘江瑞 摄

  中国江苏网10月11日讯 江都女孩遇害案发生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最近都提高了对孩子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那么,在一系列安全课和安全教育之后,孩子们是否提高了警觉,还是仍然很容易被陌生人牵走呢?昨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与学校联手开始了一场“遭遇陌生人”的实战测试。

  测试地点:翠岗幼儿园

  七名幼童中三人愿跟记者走

  昨天上午10时左右,记者来到翠岗幼儿园,在和学校老师进行了沟通之后,记者记下了其中三位小朋友的家庭信息。

  按照计划,学校老师叫来第一位大班学生小于。“你好,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今天你爸爸不是正好从南京回来接你回家吗?但是他临时有事耽搁了,要我来接你去妈妈单位吃饭,吃完饭再回来。”随后,记者又说了他父亲的名字和家庭地址,但故意说错了单元号。这位小朋友在认真地跟记者纠正后,还是很爽快地答应跟记者一起走。

  随后,记者又测试了另一个大班孩子。“我是你妈妈花店新过来的阿姨,今天妈妈忙,让阿姨来接送你。”在记者说了花店名字和妈妈的姓名后,这位小朋友立刻就表示跟记者回家。

  但是同样的方法,记者在测试第三位大班的小朋友时,对方却怎么都不肯跟记者走,并要求与妈妈打电话求证。

  不过,托班和小班的孩子似乎没有那么容易被骗。在测试的4个孩子中,3位小朋友看到陌生人来接自己走,第一反应是看看老师,见老师不说话,他们就开始躲着记者。

  只有一位小朋友,听说是妈妈的同事接自己回家吃饭,什么都没问,就跟记者走到了教室门外。

  对于这样的现象,该园副园长李敏解释,小班的孩子面对陌生人,第一反应是害怕,所以不会随便跟陌生人走。而大班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断,更容易相信别人。“不过在幼儿园,陌生人来接送孩子,都要经过老师核实,所以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

  测试地点:花园小学

  听到爸爸名字,有学生溜走

  昨天中午11时20分许,记者来到花园小学。在测试前,学校与一位家长提前打好了招呼,并请她在远处观察。同时,记者也邀请学校食堂的戴师傅“客串”陌生人。

  约11时35分许,学校提前安排的受测试的一年级男生小张走出了校园。戴师傅走上去就摸着他的头说:“你是小张吧?我是你爸爸的同事,来接你的。”说完,戴师傅搂着小张的肩膀就往前走。不过没走几步,小张突然挣开戴师傅的手大声说道:“我没见过你,你不是我爸爸的同事!”这时,“狡猾”的戴师傅忙接话说:“你爸爸是不是叫张某某?我骗你干吗?”听到爸爸的名字,小张再没起疑心,径直被戴师傅“骗走”了。

  随后,记者也出场“扮坏人”。通过班主任,记者找到一位三年级小姑娘小裴,并假称她父亲的记者朋友来学校找她。

  记者在门口看到,小裴快到校门口时,看到记者似乎已经起了疑心,径直往传达室走去。记者忙走上前问:“是小裴吗?我是你爸爸的记者朋友,来接你去参加一个活动,你爸爸随后就到。”但小裴警觉地看着记者,一直不说话。记者又报上小裴爸爸的名字,小裴听完后突然“啊”地喊了一声,一边大喊“我还没吃饭”一边跑回教室。

  该校校长胡金凤告诉记者,今后不但要加强安全教育,更要多“实战”,让学生切实提高安全觉悟。

  地点:四季园小学

  学生反问:

  知道我爷爷名字吗?

  昨天下午3:50,记者来到四季园小学。按照计划,此时学校已经安排好4位一年级学生家长躲在图书室,暂时不接孩子。与此同时,学校安排了4位陌生人按照固定的角色来测试孩子。

  记者以爸爸同事的身份去接一二班学生小蒋。“你好,我是你爸爸的同事,我和他正好在一个办公室,他今天临时有事出差了,打电话让我来接你回家。”看到孩子略微质疑的眼神,记者赶紧说出孩子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以及家庭住址。

  “我爸爸同事我看见过几个呢,为什么没见过你?”小蒋很机警地问道,“你既然是我爸爸同事,那你知道我爷爷名字吗?”这回轮到记者傻眼了,只能说道:“你爸爸没告诉我啊。”“那你打电话给我爸爸,问他,反正我不跟你走。”尽管记者再三劝说,这位一年级学生始终都不肯挪动半步。直到老师过来,他才肯走。

  而此时,学校还安排了另外的“陌生人”来试探孩子。但孩子们始终都是一句话:“我不认识你,不跟你走。”也不愿意接受糖果。

  【特教学校】

  组织学生上安全自护课

  残疾学生也是最容易有安全隐忧的群体,他们将如何面对陌生人呢?虽然昨天未能进行测试,但记者在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现场听了一节手语版的安全自护课。

  该校三年级班级主任陈娟告诉记者,对残疾学生,现在也在进行紧急的安全教育。

  该校校长邵宝兴告诉记者,“相比于盲生,聋生因为只能看到,更容易被表面所蒙蔽,他们也是我们最需要去保护好的。”记者 邵伟 乔云

  来源:中国江苏网

  以上是小编关于“记者测试孩子安全意识,有的被‘骗走’有的智斗陌生人!”的介绍,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