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爸爸去哪儿》学学如何教会孩子分享,宝宝啦网小编为您解答。
上期的《爸爸去哪儿》里有个分享测试,六个孩子分了三组,正好是三种不同的表现,挺有意思。测试中每组的两个孩子被村长带到一个密闭的房间,告诉他们需要在这里吃完早餐,等爸爸来找他们。村长给他们一人发一个带盖的碗, 村长分完食物,在盖子还没揭开前就匆忙走掉,并把房间锁上,两个小孩被关在室内。 问题是一个碗里是有食物的,一个碗里没有。而且两个孩子都是没吃早饭的饥饿状态,而且唯一的食物是那个分到食物的孩子最喜欢的食物。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孩子会不会分享。
第一组是四岁半的羊羊羊和三岁半的Grace。羊羊羊的碗里有他最喜欢的玉米,但只有一根。Grace的碗里没有任何食物。一个自己想吃,一个也想吃但是没有,这一组两个孩子之间的对话和动作表情充满了虚与委蛇,跟打太极一样精彩。最终的结果是羊羊羊自己吃了玉米,Grace急了终于直接说你不要吃了,也没有产生效用。村长进来了问到分享的问题,羊羊羊马上试图把玉米掰成两半,但是掰不动。村长就拿出另一根玉米给了Grace。在后来的批判大会(节目组设置这个大会真心没劲!)上,这一组的表现被定义为反面案例,不分享嘛。
第二组是同样五岁半的费曼和贝儿。费曼碗里有一块巧克力蛋糕和一个勺子(勺子的数量是有暗示意义的,比如有两个勺子的话情况就不一样),贝儿的碗里没有食物。贝儿反应太快了,村长差点没来得及开溜就被抓住质问了。这一组的两个孩子从头到尾都专注于找到村长,问他为什么贝儿的碗里没有食物;而且根本不理不能出屋的规定,从旁边爬进爬出的来回折腾N次;中间还上演了一出歪打正着的“调虎离山计”,当费曼爬出去找村长时,贝儿赶快杀回来捞了一口蛋糕吃,费曼反应过来一边爬回去一边喊“你不要吃”,贝儿在那抹着嘴说“真好吃”,哎哟笑死我了,太欢乐。当村长进来时,费曼第一句仍然是替贝儿说的,她没有。贝儿对村长的反应是,村长太坏了,不给我蛋糕。这一组的表现被定义为不循常规的。
第三组是八岁的多多和接近六岁的Joe。多多的碗里有一瓶鸡蛋布丁,Joe的没有。这一组也发现了村长分发食物有误的点,也能爬出去找村长,但是没有执着于这点。多多很自然地就把布丁分了一半给Joe,Joe也很自然地接受了。意外出现在他俩都觉得不好吃,不想再吃了。于是村长出现,要求他们必须吃完。他俩就继续你一半我一半的吃完了。这一组的表现被定义为正面案例,很和谐,会分享(好吃的东西),也会分担(不好吃的东西)。
再来谈爸爸的反应。第一组,羊羊羊的爸爸,说因为羊羊羊没有分享,爸爸要受到惩罚。羊羊羊就反应很激烈的哭起来,说我不是这样的——他不能接受自己变成了负面典型。Grace的爸爸打圆场,说羊羊羊想分享的,但是玉米掰不开。羊羊羊的爸爸接受这个说法,于是羊羊羊得到了安抚。这是很典型的传统中国式的家长的反应,简单粗暴,很生硬,常常从负面入手。得到的孩子的反应可能是两个极端,一种是全盘接受了,一种是激烈的反抗了。还有夹在中间的一种,就变成口是心非,做是这么做了,但心里其实不认同。为羊羊羊辩护的网友很多很多,可能揭示着我们都曾经历过这种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无私分享的教育,但我们内心是不认同的。
第三组因为是正面案例,没什么好说的。多多的爸爸当老师的,习惯性要总结教育,可惜两个孩子都没抓到他要说的“分担”的点,哈哈,人家孩子真的没想那么多,就想着既然不好吃,又必须要吃完,我们就赶紧吃完,早死早超生吧。作为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弟弟妹妹的,这两个孩子确实在分享这一点上表现老成一些,并且本来年龄也大一些。应该说他们有过更多分享的经验。能够这样很自然和别人分享的人,我也是很尊敬的,分享当然是一种好品质。
第二组的还是最好玩。贝儿找到爸爸了就和爸爸说,费曼有蛋糕我没有,他不给我吃。贝儿的爸爸回答得特别好,你跟他说你想吃了吗?贝儿说没有。贝儿的爸爸说,也许你说你想吃,他就愿意给你吃了呢?贝儿爸爸找的点特别精确,确实就是这样,你想吃,你又不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指望别人发现你的心声,主动来迎合你,这不是一种明智的沟通方法。费曼的爸爸则是说,你的蛋糕明明都吃不完,你还不愿意分给别人吃,这不是浪费吗?请注意,同样是说分享,这样的说法和羊羊羊的爸爸那样是有区别的,一个是你有她没有,你有富余的,吃不完就浪费了,何不分一些给别人呢?一个是你有她没有,你就应该分给别人。前者是留有余地,后者是很生硬的。
测试环境当然是要设置各种条件,让事情走向极端的。在现实中,因为有其他各种干扰因素存在,就没有这么明确的测试结果了。我最欣赏的是第二组的孩子,他们确实是不循常规的。当发现你有我没有的情况时,他们专注的是找到那个负责分配的人,告诉他你分配的有错误,要纠正过来。不是只有那个“没有”的人在争取自己的权益,那个“有”的人也一起在奔波努力。如果放大了,这个“有”和“没有”,可能是一个单位里同事的升职加薪各种机会,可能是一个社会里人们的富裕和贫穷、体面和弱势。当你是“有”的那个人,你是不是沾沾自喜没有再去考虑其他的人?当你是“没有”的那个人,你是不是只顾着自怨自艾并且嫉妒那些“有”的人?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如这两个孩子那么单纯透彻。如果是制度有问题,我们首先应该问责的是制度,不是那个“有”却不拿出来无私分享的人,也不是那个因为“没有”而不满从而各种生事的人。为什么我们的文化里仇富的特别多?人家有钱,你没钱。如果人家分给你了,让你也富有了,你作为既得利益者,你就闭嘴了。可是人家不分给你,你就开始仇富,抱着劫富济贫的理念,骂他们为富不仁。问题是谁说为富一定不仁了?为什么“有”的就一定要分给“没有”的?“有”的人可能是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争取来的,“没有”的人可能是没付出过努力。如果是我们的社会制度让一个同样勤劳智慧的人,却因为出身等不可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的事,只能永远“没有”,不能争取到“有”,这就说明这个制度有问题,我们应该去改进这个制度。“有”的和“没有”的人一起努力去改进这个制度,让大家都‘有“,而不是一定要”有“的分一半给”没有“的,如若不然就互相攻击——恕我直言,有些”没有“的其实妄想的是”有“的人全部让给他,使他变成那个”有“的人,然后,毫无疑问他肯定不会再让出去。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极端分享、贡献教育重压下的我们当中,很多人的心理都是已经畸形了的。
作为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咱也不说大话了。还是说回食物吧——在非饥饿年代,这恐怕是最安全的分享教育题材,不会有什么生死相关的利益之争,跟营养什么的都没关系,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只关系到人的心情而已。我一直认为,分享分享,你得自己先有了,然后才能谈分享。让一个孩子拿到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却不让他自己吃,必须要给别人吃,这不是分享,是残忍。如果为了政治正确,这孩子真这么做了,他习惯性的这么隐忍下去,可能他是会成长为一个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榜样人物,但更有可能他会是一个很痛苦的人,为了政治正确压制自己太狠,没办法自然地平静地面对自己的欲望,只会各种掩饰、纠结,而当他有了天时地利,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欲望时,他会失控。像费曼爸爸那样的办法,算比较现实,自己吃饱了,还有富余的,就分给别人嘛,你也不吃亏,还能得个美誉。若是你能牺牲一点自己,和别人各分一半,大家都吃个半饱,算是你有关爱别人的分享精神,很好。若是你为了美誉,自己饿着肚子,都让给别人吃,得算是虚伪了吧?但我更鼓励的还是说,食物不够吃,我们想办法去弄更多的食物,让大家都能吃饱嘛,这又不是测试环境,干嘛非得自己给自己框死了。没错,很多时候人就是被脑海里的框被框死了。
最后说说最近我儿子和我分享的小故事。无论如何,分享是个好品质,做家长的总是想教孩子学会分享的。我儿子拿到了一瓶酸奶,他刚刚开始喝。我说可以给我喝一点吗?他说不行。我说,哎,那我舔一舔这个瓶盖上的吧。他说可以。过一会儿我又说,可以给我喝一点吗?他说,你不是尝了一口了吗?你可以再舔一下盖子。又过一会儿我又说,可以给我喝一点吗?他就愿意了,给我瓶子让我喝一口了。阶段性特别明确,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没有满足的时候他是大方不起来的,但是他感到满足的时候,也不会很贪心,反而会愿意分享了。是不是跟大富之人更爱做慈善有点像?
以上是小编关于“从《爸爸去哪儿》学学如何教会孩子分享”的解答,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