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21
对于“特殊的儿童”,比如多动症儿童,是接纳,还是排斥?是隔离,还是融合?无疑,校方选择的是接纳,并在一开始做出了“随班就读”的安排。然而,融合并不容易,从“随班就读”到“融合教育”,还有遥远的距离。准确地说,这不是量的差距,而是质的差别,“随班就读”并不是融合教育。
学校不仅做不到“融合”,甚至连“随班就读”也大打折扣:“非主科”可以,“主科”不行!在家长们的压力之下,校方依了家长,无奈地“选择”了隔离。为什么最后变成了“隔离”?直接的原因似乎是学生的家长持续不断地施压,背后折射的却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偏狭和教学方式的单一。
本来,学生的多方面的兴趣、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可是,考试和分数却成了一些家长的“命根”,因为更高的分数意味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升学竞争中胜出。孩子的情感、交往、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
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成了主流的教学模式,学生被要求“听话”、“遵守纪律”,不得“交头接耳”。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特殊儿童无法与普通同学融合相处,一些智力或行为正常的儿童也往往因为不适应而被判定成“不合格”,成为所谓的“失败者”。
约翰·杜威说:“教育即生长。”什么意思呢?我以为,一是肯定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能力;二是表示教育者要尊重儿童,为促进儿童的发展做出持续“向好”的努力。事实上,这名八岁的小男孩是有发展的潜力和能力的,教师和父亲的努力是有成效的。比如,在班级教学中,小男孩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课间,他会对亲近他的体育老师说“我爱你”;一年级时他经常大喊大叫,二年级时他已经“学会了遵守一些规则”,基本不会影响其他孩子上课了。
要改善特殊儿童的境遇,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改变学校教育目的偏狭和教学方式单一的状况,尊重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兴趣、素质和能力。二是普及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者(包括家长)的素养,教师应当意识到儿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提高自己因材施教的能力。三是建立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等多种力量开放办学的制度,降低办学门槛,减少办学障碍,增加教育服务的供给。四是形成以友善、理解、宽容、信任、合作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和文化。(邝红军 作者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中国教育报》2015年9月21日第2版
以上是小编关于:“特殊儿童境遇为什么难以改善?”的介绍,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baobao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