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不时地可以看见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采取棍棒教育的母亲打伤甚至打死的悲剧,而对此媒体和相关评论几乎都在强调这些母亲的文化水平低的问题。
渐渐地在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观念:似乎文化水平低的母亲难以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
对此,小编有不一样的观点,本人认为母亲文化水平的高低同她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好母亲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真正起作用的因素,应该是人品。
在漫长的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社会里,有不少历史名人的母亲都是没读多少书,甚至可能是目不识丁的。
而在近现代的中国,有不少母亲同样是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但是她们却以本身高尚的品德,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的成长。一步步在润物无声中引导着孩子走向了康庄大道。
毛泽东的母亲和莫言的母亲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像许多母亲那样无怨无悔地打理着一个家,给孩子们一个温馨的家。
虽然目不识丁,但却对孩子充满信任,哪怕对于孩子的某些想法和做法看不懂,也坚定地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孩子的选择。16岁的毛泽东与他父亲的意愿相反,总渴望着走出韶山去读书学习,去见大世面,去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她和毛泽东一起劝说毛顺生,并请来亲朋邻居说情,毛顺生才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文七妹信佛,博爱纯朴,极富同情心。
灾荒年月,她常常背着丈夫,送粮食给逃荒的穷人。毛顺生要买堂弟菊生的田地,文七妹同情菊生的困难,反对丈夫这样做。到年关时,她又瞒着毛顺生,给菊生家送去米和肉。1904年,毛泽东在关公桥私塾读书时自带午餐。有一次,毛泽东得知一个家庭贫苦的同学没有带饭,就把自己的饭菜分了一部分给他。回家后,毛泽东把情况告诉了母亲,得到了母亲的赞扬。从此,文七妹每天就给儿子多带些饭菜。
文七妹能养育出毛泽东这样的一代伟人,靠得不是文化知识,不是金银财富,而是她的朴实而高尚的品德。
莫言的母亲和文七妹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莫言的母亲,同样不识字,没有读过书,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个好母亲,并不影响她教育孩子。她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高知识分子都未必比得上。
她用慈爱、最朴实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
当幼小的莫言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当时对于她而言很贵重的热水瓶打碎的时候,她没有打骂孩子,而是抚摸着莫言的头。用温暖化解莫言心中的不安,无声中让莫言感受到了亲情。
她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被看守麦田的人捉住,还被扇了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拣到的麦穗被抢走,可当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莫言相逢,莫言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莫言,平静的对莫言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她用言行教会了莫言宽容和了解。
在那个饥饿的一年都吃不了几个饺子的年代,当有一个老人到他们家乞讨的时候,面对莫言用半碗红薯干打发老人的行为。她训斥了莫言,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她用这样的切实行动,让莫言体会到了什么是同情。
当莫言跟着母亲去卖白菜,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的时候,很少流泪的她泪流满面,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莫言经由此事懂得了诚实和耻辱。
当莫言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而应征入伍的时候,她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莫言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让莫言走出了高密东北乡,开始了莫言人生的重要时期。她就这样助莫言展开了梦想的翅膀,飞翔了追求志向的道路。
最终莫言走向了诺贝尔奖的高度。
毛泽东的母亲和莫言的母亲的育儿经告诉我们,母亲的文化水平如何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母亲的道德水平如何。
只要人品过硬,哪怕文化水平再低,也能照样教养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