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好妻子比喻成会放风筝的女人,把丈夫当成风筝对待,懂得给他一片天空翱翔,又用线不紧不松恰到好处的影响着丈夫,让他不至于在花花世界迷失了方向。
但却很少妈妈知道学着去做一个放风筝的母亲,总觉得孩子太小生活在自己的羽翼下才能安心。
妈妈以孩子为生活的重心,有了孩子之后,一切都以孩子为重,为孩子放弃娱乐时间,不断缩减着同朋友闺蜜的相处时间,减少和丈夫交流情感的时间,甚至放弃工作,全身心投入地照顾孩子。
这是我见到的周边很多母亲选择的路,妈妈们为孩子做的这一系列牺牲,被当成了母爱无私的证据。
然而,对此,我却看着有些心酸。
诚然,母亲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可当母亲为了孩子放弃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好生活中只剩下孩子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看牢房”的人。
她们几乎24小时围着孩子转,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在妈妈的眼皮子底下。孩子就这样没了自己的天空,变成了一个“坐牢的人”。
三毛曾经说过:“看牢房的人,和坐牢的人一样都没自由。”
同样的,妈妈和孩子彼此都失去了自由。
很多妈妈也许以为,孩子还小,不需要自由,更不需要天空!
事实却不尽然,雏鹰就已经有了翱翔天空的愿望。孩子也有对自己小天地的渴望。这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正如对翱翔的渴望是雏鹰的天性,对自由的渴望也是人的天性。
如果母亲硬是以爱之名将孩子困在自己的羽翼之下,那么很可能就只剩下两种结果:
一种结果就是孩子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妈妈们,你们没给孩子一片天空,如何能奢望孩子学会飞翔呢?
这种孩子往往懦弱而没有主见,事无巨细都要父母帮他做选择。一旦离开父母就会手足无措。要不然怎么会听见有大学生刚进大学就因为没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而自杀的新闻呢?
妈妈们如果不想孩子变成这样,那么就要从小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小天地,在这片小天地里,孩子可以自己做选择,父母只引导不干预,甚至当孩子做出的选择,带来了孩子不期望的结果的时候,父母也不要指责他,而是认真地倾听孩子当初做这个选择的理由,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然后温和地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原因,告诉孩子一些相应的选择技巧,让孩子将来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种孩子往往常常听到母亲说她为他做了哪些牺牲,仿佛如果孩子不听她的话,就是忘恩负义似的,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负罪感,在巨大的负罪感之下,孩子哪怕有雄鹰的天赋,也因羽翼被负罪感压得飞不起来,成了圈养的家禽。
很多母亲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愿意做一切牺牲,而且是无怨无悔的,可真的是这样吗?你敢保证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没生气地对孩子抱怨过你为他做出了什么牺牲而他却还这么不听话吗?
付出的越多,对结果就越在意!母亲为孩子付出的越多,对孩子的言行就越在意,对孩子的期望值就越高,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就是九天之龙,给自己争光。
但孩子只是孩子,很多事情的结果,他还无法预料,无论母亲如何逼迫他,甚至无论他如何努力,也许总因为各种客观的原因,他无法达到你的期望。当孩子达不到妈妈的期望的时候,妈妈忍不住地责备孩子,孩子就越害怕母亲,甚至越来越害怕生活,失去了孩童该有的天真烂漫,失去了孩童该有的自信张扬。也许小脸上已经有了不属于孩童的轻愁。
第二种结果是孩子变得叛逆。
在沉默中爆发,挣脱你给予的一切束缚,你将彻底地失去对孩子一切的控制。你甚至不知道孩子去了哪里。
这时候,也许母亲会怪孩子这么不懂她的苦心。可母亲在责怪孩子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你对他的桎梏,让他近乎窒息?当孩子生活在不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有自己的喜好,只能按照你给他安排好的路上走着的时候,他对别的路上的风景的渴望就更加的强烈,慢慢地他也许会对你给他做的一切安排本能的抗拒,不去思考对错,只想逃离?
做一个放风筝的妈妈吧!你不必为孩子放弃一切,你甚至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你所需做的不是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的照顾孩子,而是在他需要的时候出现。当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撒欢的时候,你不去干预,哪怕孩子可能会摔跤都没关系,他在他的小天地里总会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会自己学着成长,他比你想象中的更懂保护自己,比你想象中的聪明。他在他的小天地里是自由翱翔的风筝,而你对他的爱体现在那条连着他的而拉在你手里的线上。
做一个放风筝的妈妈吧,你要学的是如何更好的放风筝,才能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而又不脱离你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