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bao 来源:网络 时间:2017/9/12
大学毕业的时候,
我也是考虑过去北上广发展的,
但是信心不足、决心不够,
最终还是回到了三线开外的小城市。
低收入、慢节奏的生活,
不紧不慢不聒不噪。
虽然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但是,在小城市,等待发光的那一刻,
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尤其是后来有了孩子,
从他出生到上幼儿园,
再到即将而来的小学,
我更是感受到了生活在小城市的局限性。
▼
做父母的都愿竭尽所能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
生活在小城市的我们,
也是一样的心理。
和娃的成长息息相关的吃穿住用,
我们能买进口的就不用国产的,
网络的便利让我们动动手指,
就能轻松淘到国外的好商品,
这一点,基本上没什么地域上的差别。
但是,高品质也意味着高价格,
一个奶瓶几百块,几桶奶粉一两千,
对于高收入高消费的大城市白领可能不算什么,
而对于小城市的我们来说,
那可就是一个月大部分的工资。
▼
在大城市,送孩子去早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孩子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
大人也有机会接受先进的育儿理念,
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但是,在我们这些小地方,
早教机构被认为是“高价买心理安慰”的地方。
同样是花钱,买好的玩具、衣服、日用品是可以的,
但是买一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那就是败家了。
所以说,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
差的何止是收入水平?
教育意识和理念上的差异才是最根本的。
孩子的成长岂是吃饱长个这么简单?
教育意识的薄弱,才是最可怕的。
▼
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大城市的家长们考虑的是——
蒙台梭利、华德福和瑞吉欧。..
到底哪种理念更适合自己的孩子。
而小地方的我们,
最关注的是伙食好不好,
老师素质高不高,
学的东西多不多。..。
就算是有财力,
也没机会触及更为开放的教育方式。
不是说新式的教育绝对好,
只是小城市的孩子们,
连这样多一种的选择机会都没有。
▼
生活在大城市,
常带孩子去看看儿童剧或听听音乐会,
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受到艺术的熏陶。
周末全家去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逛逛,
孩子的眼界也会由此变宽。
而我们所生活的小城市,简直就是文化荒漠,
几乎没有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或文艺空间,
图书馆形同虚设,
能接触到的艺术形式更是少之又少。
虽说现在交通四通八达,
周末搭着高铁去北京逛故宫、
去上海看东方明珠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偶尔见见世面,
和每日沉浸在充满着人文气息的生活氛围里,
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因为孩子每一天的所见所闻,
都会慢慢累积,
最后会渗透在骨子里,
成为他气质的一部分。
▼
这几年,小城市的兴趣班遍地开花,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潜能的挖掘,
因而,孩子们被送进了形形色色的特长班,
有的甚至一天要赶好几个场,但是。..。..
当我们的孩子开始学习钢琴、民族舞、跆拳道时,
大城市的孩子已经开始学击剑、表演、弗拉门戈了。
当我们的孩子忙着艺术考级时,
大城市的孩子已经忙着去国外参加比赛了。
当我们的孩子喊着“我挑战 我成功”的口号
参与朋友圈里的英语阅读习惯养成活动时,
大城市的孩子已经可以用英语讨论莎士比亚的戏剧了。..。
当我们砸了很多钱在孩子身上,
以为自己的孩子就此赢在起跑线时,
别人的起点已经是我们的天花板了。
▼
孩子到了上学的阶段,
撇开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不说,
师资力量方面,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在我们小地方,操着口音说英语的老师很常见,
而在大城市,20年前就有英语外教了。
高考的不公平更是明显,
和帝都比,一二百分的分数线差距,
那是要付出“头悬梁 锥刺股”的努力去找补的!
千军万马走独木桥,
说的就是小地方的这些孩子们。
况且,大城市的孩子并不是只有高考这一条路,
一线城市的重点高中,
可能一个班最后参加高考的人数都不到一半,
北清交复保送掉的不说,
很多孩子都是SAT直接走起了。
▼
有限的优质资源在大城市集中,
生活在小城市的我们需要付出成千上万倍的努力,
才有机会逆袭。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
我会选择留在大城市拼搏,
先让自己站在更大的舞台上,
才能给孩子更广阔的世界,
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
人生是场接力棒,
而不是百米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