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宝宝啦,分享宝宝的快乐!

别把“逗”孩子变成了“捉弄”孩子,小心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15-9-10

 

别把“逗”孩子变成了“捉弄”孩子,小心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我在前面的章节里说过关于她爸爸想去北京工作,后来被我们放弃的事。这件事正好发生在那件事之后不久。虽然我已经对昕昕讲了爸爸不会抛弃我们,也放弃了让她爸爸去北京的想法,但她的信心仍处于不坚定期。现在又发生了这件事,这让我很不安,所以昕昕的思想工作我还要做。

  第二天,我就这件事和昕昕谈了一会儿,我对她说:“你想啊,昕昕每次亲了妈妈以后,妈妈会不理爸爸吗?”昕昕摇摇头。“那爸爸亲了昕昕以后,昕昕会不理妈妈吗?”昕昕又摇摇头。“那爸爸亲了妈妈以后,妈妈有不理昕昕过吗?”昕昕还是摇头。

  我告诉她,每一家人都有自己相亲相爱的方式,就像楼上的阿姨每天都比她家的叔叔早下班回家,她把饭做好就去小区门口等她家的叔叔回来,可在我们家,爸爸妈妈就从来没这样过。同样的,在爸爸单位的张叔叔家里,相亲相爱的方式也不一样,也许张叔叔从来也不亲他家的婶婶呢,人家用的是其他的方法。可是张叔叔不知道我们家是什么样的,所以他就假装想了一下,没想到完全想错了,我们家才不是那样的呢!

  我这番努力,用我认为昕昕能够理解的语言所讲出的道理,昕昕看上去好像听懂了,但也好像有些绕,她并不太懂。好在她弄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妈妈不可能因为被爸爸亲了一下就不理她,我们家以前就没这样过,以后也不会。所以她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从那以后,我们尽量避免让昕昕去爸爸单位,如果我实在不能抽身去接昕昕,他不得不把昕昕带去单位,也要事先表明立场,不许他们再逗弄昕昕。虽然这样做看上去有些得罪人,但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起来,这是微不足道的。

  成年人利用孩子对自己盲目相信的心理,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弱点,故意取笑或者捉弄孩子,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开心。相反的,他的方式只会给孩子带来耻辱感和恐惧心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宝宝啦微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最新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