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安心、父母不后悔,并学会用适当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管教失控后,重新修复与孩子的关系,并和他真正和好是很重要的。但在这之前,首要的工作是跟自己和好。
父母在意识到自己管教失控后的第一个念头通常是“自责”。最让父母懊恼的是亲子关系的破裂,及担心孩子的心理创伤与不信任。为了消除自己的“罪过”,父母可能会用弥补的方式来修复亲子关系,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和好。因为父母若不了解自己当时的情绪是什么,没找出真正生气的原因,学习如何安定自己,下回类似的情形再发生时,自己还是有可能被情绪牵着走,然后又再度懊恼、试着弥补……如此循环,一再活在懊恼中,孩子更不安,关系又得重新开始。因此要以“学到经验”的心态原谅自己,跟自己和好;之后才可能用放松的心情与建设性的方式,跟孩子真正和好。该怎么跟自己和好呢?
一、厘清当时的情绪
自己在气什么?管教失控,就像电脑中毒,当机了,切断了与孩子关系的电源。电脑重新开机,需要找出病毒;与孩子重新建立关系,也需要找出让我们情绪失控的原因。若心情很复杂,可以写下来,或找人谈谈以厘清自己的情绪。以下原因提供参考:
◎身体不舒服:身体感觉是最直接的。当我们疲累或不舒服,孩子的行为又不符合期待时,很容易有怒气,如前例。或妈妈下班时很累了,孩子在旁边叽哩瓜啦的讲个不停,敷衍他两句还要讲,就会忍不住要他“闭嘴”。
◎时间的压迫:当大人有时间压力,而孩子却一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心态,就会挑战大人的极限,这也常是造成大人失控的元凶。好比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课,都快迟到了,孩子还拖拖拉拉,这时要大人不抓狂还真难。
◎挑战个人地雷:有的大人对于某些价值观特别重视,例如说谎、顶嘴、偷窃、打人、不搭理人等。因为担心孩子会品性不佳、素行不良,大人就会特别易怒。
◎挫折感:一再说或教了好多次都没有用,觉得自己的耐性都快被磨光了。
◎个人情绪转移:可能因为工作或人际关系上遇到问题,成人本身心情不好;但孩子不懂得察言观色,还在嬉闹或不守本分,于是就迁怒到孩子身上。
或者其他可能因素……
二、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绪
针对自己生气的原因,重新思索自己要什么,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例如:发现自己特别在意孩子顶嘴,是因为他讲话的态度令人不舒服?还是自己不容许孩子有个人想法?我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举另一个例子,假设你发现早上常常很赶,除了孩子拖拉外,其实自己常捨不得叫孩子早点起床,结果弄得自己很紧张。此时就要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么保护孩子?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自己的需要?如果是孩子的需要,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吗?
三、安定自己
整理完自己的思绪后,想想以后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时,要如何安定自己。那可能是一个行动,或是一句内在语言。
◎暂停法:例如觉察到自己情绪上来时,先离开现场,并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需要离开冷静一下。不是不理你,等下我们再谈这件事。”或去喝口水,上上洗手间,整理一下心情,再回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