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叶后的一个时期,中国传统的“生存智慧”又得到发扬光大,尤其在文革中发展到登峰造极。当时一位领导人很久没写诗,而第一次动笔就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你看看,儒家那套“仁义礼智信”已经被视作“秕糠”。相反,秦始皇得到吹捧。那么秦始皇治下的民风如何呢?
秦律规定妻子告发丈夫,妻子的财产可免遭抄没;丈夫告发妻子,不但他的财产可以保全,妻的财产也可以用来奖赏他。汉儒曾这样描绘秦的民风:儿子借父亲一把锄头,父亲的脸色便很难看;母亲来儿子家借个扫帚簸箕,儿子一家便骂骂咧咧;媳妇生了男孩便得意洋洋,不把公公放在眼里,婆媳一语不合,便反唇相讥。
如果亲人之间都如此冷漠,可想而知对陌生人会怎样。这哪里还有半点“礼仪之邦”的影子?而如此民风,也的确就是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写照。那时候在连年“斗争”之下,人情极其淡漠,而且说“违心”话办“违心”事成为司空见惯,出现过“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格言”。
自私、冷漠、缺德的种子种下,可能贻害几代人
由于连续出现“为老不尊”的问题,近年曾经掀起一次“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的讨论。的确,一些人经过那种严酷生存环境的“磨练”,已经成为“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他们身上自私、冷漠、缺德的习性不是很容易改掉,甚至就是改不掉的。何况改革后的一些机制问题,也仍在制约人心向善。
“讹人老太”屡屡被曝光
有人感叹说需要那一代人过世后,中国社会的风气才能扭转。但是从“教唆孩子诬陷好人”来看,坏习性是会“遗传”给下一代的。被教唆的这些孩子如果往后不受强力的社会教育矫正,恐怕就会把父辈“自私的基因”传承过去,长大后成为和其爷爷、母亲一样的人,再继续玷污他们的后代。
来源:腾讯评论
以上是小编关于“家长怕担责教孩子诬陷救人者该引起怎样的反思?”的介绍,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