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后遗症为何不能杜绝?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29

  疫苗后遗症为何不能杜绝宝宝啦网小编为您解答。

  山东临沭县8岁幼儿李致康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此后变得无法说话、正常行走,智力也只有幼儿水平,每天4次服药,生命危在旦夕。在数次进京上访后,当地卫生局与患儿家庭签订了一纸协议,“考虑家庭困难,一次性补贴10万元”,这份协议的附加说明为“不准上访,不准起诉”。

  众所周知,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常用手段,对控制疫情爆发、流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疫苗本身又是高风险的生物制品,即使科学发达至今,也没有能提供完全保护,又完全无风险的预防性疫苗,完全合格的疫苗也可能导致死亡和后遗症的可能,而这个概率无法预测会砸到谁身上。像李致康这样,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虽然极少,但却从此改变这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走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消费国,却有着“一直沿用30年前的生产技术”的疫苗技术落后、疫苗伤害巨大的严酷现实。曾有媒体报道,部分国产疫苗质量不达标,监管部门缺少对这些疫苗大规模上市后的系统评价、有些疫苗质量在大规模人群使用中完全达不到质量标准,疫苗供不应求,更使得生产科研单位没有创新动力和责任意识……诸多因素导致疫苗安全的忧虑日益加深。比如李致康就是“速成上市”的甲流疫苗受害者

  即便疫苗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这个数据不容小觑,因为小概率事件转化到个人身上就是毕生的灾难。疫苗的不良反应被形象称为“恶魔抽签”,很多活蹦乱跳、满怀憧憬的孩子们因为打疫苗而留下终身残疾,疫苗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如期的健康,反而使其人生和家庭跌入绝望的低谷。而漫长、艰难的鉴定维权之路更令其雪上加霜。

  尽管没有一个国家能保证疫苗百分之百地安全,但尽自己最大努力保证疫苗安全,并全面承担疫苗“不良反应”患儿的治疗康复责任,当是相关部门以人为本、为民解难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西方国家,对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机制运转多年已臻成熟。独立、公正、接受监督的评价系统,政府提供的终身医疗费用保障及其他费用补偿,都大大减低了疫苗的“不良反应”,反观我国,不同省份之间的相差数倍的补偿金额人为加剧了不平等的心理创伤。

  在数次进京上访后,当地卫生局与患儿家庭签订了一纸协议,“考虑家庭困难,一次性补贴10万元”,这份协议的附加说明为“不准上访,不准起诉”。“恶魔抽签”抽到李致康,使其无法说话和正常行走,智力也只有幼儿水平,每天4次按时服药,时刻处于生命危险之中,已然是一个巨大的不幸,而这份少得可怜的补偿金加上“不准”的苛刻条件,冷漠推诿的态度,缺乏人性温度的条文,则是对病儿及家庭的再一次致命伤害。

  有句名言,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首要的一件事就是看他们怎样对待孩子。换言之,一个国家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如果说孩子身体受损是疫苗后遗症之病理反应的话,落后的疫苗质量、不负责任的赔偿机制就是危及未来的“后遗症”。关注疫苗安全、提高疫苗质量、改革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疫苗伤害立法、立法完善的救助补偿机制、对公共人群的免疫伤害进行国家赔偿,莫让疫苗的不良反应继续贻害无穷,更莫让公民个体去为社会的疫苗不良反应埋单。

  以上是小编关于“疫苗后遗症为何不能杜绝?”的解答,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宝宝啦网(www.baobaola.com)。

TOP排行

  • 孕产
  • 喂养
  • 健康
  • 早教
  • 家长

最新文章

赞助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宝宝啦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18742号

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客服信箱:baobao.l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