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
胎教中所起的作用,经研究已被证实。例如前苏联作曲家普罗菲耶夫写了一部交响童话《彼得和狼》,这部音乐作品是用长笛、双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彼得和猎人,全曲生动活泼。
英国的心理学家奥尔兹以此做过一个实验,把耳机放在孕妇腹部,播放《彼得和狼》,结果发现胎儿的心率总是随音乐而变化。胎儿降生以后,只要一听到这首曲子,就会露出欢喜的笑容。
我国北京等地也成立了胎教研究组,制成了用于胎儿听觉训练的“胎教音乐”,已在一部分孕妇中应用这些音乐进行观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胎教音乐试用过程中,某医院一位医生的妻子
怀孕了,在怀孕第四个月开始,每天为胎儿播放胎教音乐30~60分钟,父母闭目静听。于同年9月,顺产一男孩,身体
健康,与其他
婴儿相比,显得特别老练,两眼会东张西望,长到半个月时,婴儿显得温顺,每当播放原先的胎教音乐时,孩子显得安静,面露笑容。有一次给他换了音乐,播放了迪斯科音乐时,婴儿立即显得烦躁不安,停播后又放胎教音乐时,婴儿又恢复了平静,微笑。目前在我国已不是几个实例而是为数不少的孕妇在用胎教音乐对胎儿进行着教育。
当前在有些国家进行着更多而较深入的胎教研究。美国妇产科专家凡德卡专门创办了一所胎教学校,教给孕妇如何对胎儿进行教育。他们的教育方式是系统地对胎儿说话,胎儿会懂哪些是杂乱的声音,哪些是来自父母的声音。凡德卡说,接受过他的胎教法的孩子,大多数与众不同。他自己有一名男孩,曾接受过胎教,出生后4个月时,已会讲简单的句子。另一个9周大的婴儿对录音机放出的节目能说“哈啰”,有的婴儿刚出生时,就会用手轻轻拍打母亲的脸,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在胎儿期未经教育的婴儿,从未见过如此情况。美国威斯康星州圣•约瑟夫医院里,专家们用录音机对早产儿播放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分别播放他们家人谈话的录音,结果证明,虽然他们是早产儿,但他们比普通婴儿长得快。以上种种实验结果,给予人们很大的鼓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胎教研究这一领域。
法国心理学家蒂斯博士早已指出:父母可以通过声音和动作与胎儿取得联系。通过实验证明,有一个名叫马丁的婴儿由于在母腹中曾听过法国著名歌曲,在出生后第三天,将他的头、躯干和下肢固定在特制的椅子上,给他播放胎内听过的法国名曲时,他的双臂和手抖动的次数明显增加,每分钟达15~20次,而且抖动的方向也较有节律。过一会儿改播另一种音乐,这时马丁听到从来未听过的音乐时,他的双臂偶尔抖动一下,但无节律,这个实验证明胎儿在体内已有了听力,能够感受刺激和动作反应,并且能分辨不同声音,有记忆力。
除此以外,日本、德国、瑞士、波兰、英国、前苏联等国家也都很重视胎教的研究。